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D.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构成.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b(c﹣18)+18a B. bc

C. b(c﹣18)﹣18a D. b(c+18)﹣18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种内斗争会降低种群密度,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C. 围湖造田等人为活动会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

D. 群落的结构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①②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 释放⑤的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要消耗能量

C. 物质⑤和⑥结合后一定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D. ⑥表示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

(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是_________,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此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F1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回答与动物细胞培养及胚胎工程有关的问题:

(1)欲获得牛的单个体细胞,需用________处理动物组织;在体外培养时,通常需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2)获取的卵子需培养到________时期才能用于核移植,通过核移植获得的动物称作_________。

(3)在胚胎分割技术中,需将牛囊胚的________均分,可利用囊胚的____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4)ES细胞在_________上或含有抑制因子的培养基上培养时,不会发生分化;可用ES细胞分化出人造器官用于器官移植,优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y和b基因的控制。研究发现: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毛且毛色不再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深灰色个体毛色的季节性变化是一种适应现象

B. 毛色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影响

C. 紫外线引起深灰色个体毛色的改变是突变的结果

D. 紫外线能引起B、by和b基因结构的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必修3)下学期学业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与pH的变化关系,现进行如下实验。

(1)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0.2M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lM柠檬酸溶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2㎜方格)、试管、显微镜等。

(2)实验步骤:

①取10个试管,编号。按一定的比例加入0.2M磷酸氢二钠溶液、0.lM柠檬酸溶液和无菌培养液,制备10种不同pH值(3.0一8.0)的无菌缓冲培养液。

②向上述10支试管加入等量菌种,在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培养。

③用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进行定期取样观察并记录。

(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样计数前通常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影响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巴蜀黄金大联考3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对酸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的试管,分别加入9mL 灭菌的生理盐水,标号A1、A2、A3、 A4、A5、A6,吸取1mL酸奶样液中加入试管A1中,然后另取一支吸管从A2中吸取1mL 溶液,加入A2中,依次类推,最后从试管A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 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乳酸菌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_____。

(2)制备乳酸菌的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皿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倒平板时培养基的温度不能太低,原因是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对乳酸菌接种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的浓度为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的含量和实际值相比,一般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