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
B.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C.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D.制作装片的过程中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有红、白两种,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红花,a控制形成白花,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其叶型有宽叶、窄叶两种则受另一对等位越因D、d控制,其中雄株窄叶比例远高于雌株。现取雌雄两株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亲本 | F1 | 白花宽叶 | 白花窄叶 | 红花宽叶 | 红花窄叶 |
父本:红花窄叶 | 雄株 | 3/16 | 3/16 | 1/16 | 1/16 |
母本:白花宽叶 | 雌株 | 3/16 | 3/16 | 1/16 | 1/16 |
(1)该植株的上述三对基因___________(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宽叶相对于窄叶为___________性状,控制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A与基因a控制花色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欲通过杂交后代反映F1中红花宽叶雄株所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请从F1中选择合适个体进行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整个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虑花色,取F1中的白花相互杂交得到F2,则F2中红花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后代红花中纯合子占了___________,该杂交过程中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去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乙醇氧化酶可催化乙醇生成乙醛。试依据图所示的作用机理指出该酶的特征是(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热稳定性 ④可重复利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教室里正常生长的吊兰,光照一段时间后,迅速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上,之后吊兰细胞的叶绿体内 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C3 的还原减慢,C5 的生成也减慢B.ATP含量下降
C.O2的产生停止D.CO2的固定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动物激素中,有些种类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囊泡分泌的,另一些种类则不需要通过囊泡分泌。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两条分泌途径:激素合成后随即被释放到细胞外,称组成型分泌途径;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出去,称为调节型分泌途径。研究者据此提出实验思路如下:
(1)实验分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为 150 mg/dL)
甲组:培养液 + 胰岛 B 细胞 + 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 + 胰岛 B 细胞 + X 物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丙组:培养液 + 胰岛 B 细胞 + Y 物质(细胞内囊泡运输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2)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各组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
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题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浓度采用 150 mg/dL 的作用是
(3)若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通过囊泡分泌的,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将线粒体洗涤后置于蒸馏水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线粒体内膜,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请分析回答:
(1)据题干信息,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能生成__________(答两种物质)。
(2)ATP合成酶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由此推测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
(3)用_____法能将外膜与内膜等其他结构分开,最终得到的上清液中可能含有____(多选,填字母)
a.DNA b.丙酮酸 c.葡萄糖 d.染色质 e. t RNA f.RNA聚合酶
(4)根据题干信息设计实验证明F1颗粒能催化ATP的合成,F0颗粒不能催化ATP的合成(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 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治疗”的大门。“癌症免疫治疗”的设计思想就是指通过增强人体 本身的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B.癌症免疫治疗过程中非特异性免疫没有发挥作用
C.癌症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可能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效应T细胞可通过细胞膜上TCR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并进行攻击(如图1),而肿瘤细胞可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以实现免疫逃逸。请回答:
(1)图1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效应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过程中发出信号的细胞是___________;该图也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2)研究发现,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表达出PD-L1蛋白与PD-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效应T细胞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免疫逃逸(如图2)。
①利用肿瘤移植技术、基因敲除技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机体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以健康小鼠为实验动物,设计实验验证该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验证该机制,可另设计一实验组,即对健康小鼠进行___________,然后注射抗PD-L1抗体。实验中,注射该抗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菌。回答下列问题:
(1)PCR检测法:根据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______________,对受体菌DNA进行扩增,经过解链、______________、延伸三个步骤的循环,检测PCR产物的长度是否与目的基因一致。
(2)荧光蛋白基因筛选法: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用__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和GFP基因拼接成融合基因,并与____________重组后导入受体菌,经培养筛选能发出绿色荧光的菌落。
(3)环丝氨酸辅助筛选法:四环素能使细菌停止生长但不致死;环丝氨酸能使正常生长的细菌致死,而对停止生长的细菌不致死。某质粒如图所示(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中插入目的基因后失活。用此质粒构建表达载体,转化细菌后,结果有3种:未转化的细菌、含质粒的细菌、含重组质粒的细菌。
①用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对上述3种细菌进行筛选,只有含质粒的细菌被淘汰,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细菌,还需使用含有的______________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