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回答(显、隐基因分别用A、a表示):
(1)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为Aa,Ⅱ9为纯合子的概率是$\frac{1}{3}$.
(3)Ⅱ6和Ⅱ7再生一小孩,患病的概率为$\frac{1}{4}$.

分析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图中6号和7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0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图中看出,不患病的Ⅱ6和Ⅱ7,生了了一个患病的女儿Ⅲ10,由此可以确定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由于Ⅲ8为该病患者,基因型为aa,因此可以确定其父亲Ⅰ3和母亲Ⅰ4的基因型都是Aa.根据Ⅰ3和Ⅰ4的基因型都是Aa可知,Ⅱ9基因型为AA或Aa,为纯合子的概率是$\frac{1}{3}$.
(3)Ⅱ6和Ⅱ7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再生一小孩,患病的概率为$\frac{1}{4}$.
故答案为:
(1)常   隐
(2)Aa    $\frac{1}{3}$
(3)$\frac{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掌握判断方法和识记判断口诀;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相关计算,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1)甲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代表麦芽糖酶.
(2)乙图中,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慢,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酶量(酶的浓度).
(3)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量增加一倍,请在乙图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4)某同学通过使用三种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实验,比较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加蒸馏水2mL2mL2mLA
加pH=8的缓冲液0.5mL0.5mL0.5mL0.5mL
加淀粉溶液2mL2mL2mL2mL
加酶
提取
甲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
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
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1mL
37℃水浴保温30min30min30min30min
滴加碘液5滴5滴5滴5滴
【实验结果】
编号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B
(注:“+”显色,“++”显深色,“-”不显色)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中A处应为3mL;B处颜色深浅程度应表示为+++(用“+”或“-”表示).
②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加入提取物的体积、温度、pH、淀粉的体积和浓度、保温时间(至少写出2种).
③除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来检验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试管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浆和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以有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
C.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局部炎症反应形成肿胀的原因是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摩尔根用一只白眼突变体的雄性果蝇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后,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系列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获得白眼雌果蝇的途径是(  )
A.亲本白眼雄果蝇×亲本红眼雌果蝇B.F1白眼雄果蝇×F1红眼雌果蝇
C.F2白眼雄果蝇×F1红眼雌果蝇D.F2白眼雄果蝇×F3红眼雌果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从不同生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将图甲单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滴加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该细胞会自动复原,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6、10(9)(填标号).
(2)若将图甲细胞与烟草细胞融合,首先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处理细胞得到原生质本.原生质本的结构由图中1、3、5(填标号)三部分组成.
(3)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腺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式试剂并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糖蛋白.
(4)若图乙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蛋白质),则该细胞是效应T细胞细胞.此类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是9、11、4(填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完成后立即可进行胚胎移植操作
B.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在体外它可发育成新个体
C.卵裂期胚胎中有机物的总量在不断减少
D.通过胚胎分割产生多个后代的繁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蚕的黄色茧A对白色茧a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B对黄色出现的基因b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AaBb)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A.3:1B.13:3C.1:1D.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雄性动物体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2a,如图表示精子产生及受精作用和受精后受精卵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C~D(用图中字母表示)之间,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发生在E~F、K~L(用图中字母表示)之间,H~I表示受精过程.
(2)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3)若2a=32,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核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
A.32、16、64、64                 B.16、8、32、32
C.32、8、32、64                  D.16、0、3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1L-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抗体或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1L-18对辐射损伤的影响.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探究1L-18能否抑制核辐射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