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A. 苹果 B. 马铃薯块茎
C. 蛋清液 D. 浸软的蓖麻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的时候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的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 (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
A. 组织细胞 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 各级动脉和静脉 D.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下列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I和曲线Ⅱ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D.Ⅰ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东校区高二上期末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蹭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铜陵一中高二理上寒假学习检测生物1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对一块荒地中由植物、田鼠和鼬3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单位:cal/hm2•a)。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请据表分析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2)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
(3)第二营养级GP的两大去路是 、 。在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该数据不在10%~20%范围内,原因是 。
(4)鼬有肛腺,可放臭气以自卫,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5)如果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该地生物群落 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