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由S型菌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型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型,否定了这种说法,理由是如果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则出现的S型菌应为________(填“一种”或“多种”)类型,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如下:
①S型菌的蛋白质或多糖+R型菌→只有R型菌
②S型菌的DNA+R型菌→R型菌+S型菌
③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只有R型菌
增设实验③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遗传学家无法推测出其R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比例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多种???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进一步证明只有完整的DNA才是转化因子(或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不可或缺的物质)??? 搅拌不充分,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单链,碱基之间没有统一的配对关系???
【解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C、H、O、N、S,而核酸含C、H、O、N、P。
(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如果S型菌的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则出现的S型菌有多种。
(2)DNA酶可以将DNA水解,和2组形成对照,说明只有完整的DNA才是转化因子或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不可或缺的物质。
(3)35S只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并且不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的原因是由于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由于P是只有DNA才含有的元素,所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RNA是单链结构,碱基之间没有统一的配对关系,DNA是双链结构,两条链之间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B. 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 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 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物质可以在不同细胞之间,也可在同一细胞内部传递信息,称之为信息分子,关于此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分子一般与受体蛋白结合,引起细胞生理机能改变
B.神经递质可以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下丘脑细胞
C.酶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属于信息分子
D.淋巴因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属于信息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要求画的线条越细越好,理由是(??? )
A.增加色素带中色素的含量,以便色素带颜色更深
B.防止出现弧形色素带,以便获得平直的色素带
C.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以便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D.保证色素带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以便能较快完成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蚱蝉的眼型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A为大眼,Aa为小眼,aa为无眼。眼睛颜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对褐眼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基因型为AaBb的蚱蝉个体自由交配,表现型有___种,子代小眼红眼蚱蝉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
(3)现有各种表现型的蚱蝉,请选择合适材料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提高人体内所有细胞的代谢速率
B.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因此不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B.分别用含有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使其被标记
C.在32P标记的实验组中,若搅拌离心前,保温时间过长,则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D.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都来自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 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度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1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10 min;
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唾液稀释液,摇匀后放置5 min;
⑥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适量碘液,观察现象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一般不用斐林试剂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请简要描述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