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都有抗菌作用,此外,卡那霉素还对葡萄细胞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将Barnase基因(雄性不育基因)转入葡萄细胞,利用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通过植物克隆方法成功培育出大粒、无核的葡萄新品种。请回答:
(1)构建含Barnase基因、β―葡糖苷酸酶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形成 以便鉴定是否混有杂菌,再用 将农杆菌转移至LB 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 、 。
(2)将经过 的幼嫩葡萄叶片切成小块,浸入农杆菌悬浮液中,4分钟后取出(此时已有较多农杆菌附着在叶片小块上)并接种到固体培
养基中。培养至第3天时,可以看到在叶片小块周围出现 和大量菌落。这时再用头孢霉素处理叶片小块,其目的是 (A.抑制葡萄细胞脱分化 B.促进葡萄细胞再分化 C.杀灭农杆菌 D.
促进农杆菌生长)。
(3)将叶片小块放入卡那霉素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转移至生芽培养基中,待其长出 后,再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形成试管苗。卡那霉素培养基起着 作用,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 。
(4)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中,由于转化细胞对周围的非转化细胞有保护作用,获得的试管苗中可能存在假的转基因试管苗,因此还需对试管苗的 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生化检测,才能鉴别出真正的转基因试管苗。
(5)最后,对转基因试管苗还需进行逐渐 湿度的锻炼,使之适应自然环境。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海口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菏泽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红细胞形状随之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游离氨基和4个游离羧基
B.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性状
C.患者编码血红蛋白β链的基因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
D.患者细胞中携带谷氨酸的tRNA与正常人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菏泽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成分及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线粒体含RNA,能产生ATP和CO2
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
C.溶酶体含磷脂,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D.内质网含有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浙江萧山三中高三第一次测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培育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单倍体
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纯合子
C.农作物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
D.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浙江温州3月普通高中选考科目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试题】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上神经肌肉接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可以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
B.释放的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通透性发生变化
C.更多的乙酰胆碱引发肌膜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
D.人体内骨骼肌收缩必须依赖于神经末梢的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