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PS是叶绿体中的一种酶,它能催化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它能竞争性抑制EPSPS的作用,而使植物死亡。
(1)普通大豆施用草甘膦之后,电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很快变形,其原因是氨基酸合成受阻直接影响了
的合成,使叶绿体内的 膨胀、破裂,导致其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从而使植物死亡。
(2)研究人员以大豆“黑农37”胚尖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EPSPS基因成功转入大豆,大豆产生了更多的EPSPS来抵抗草甘膦,从而使其不被杀死。
(3)要测定EPSPS基因最终是否整合到大豆的某一染色体上,可用 方法,或直接测定该染色体的 。
(4)上述过程③的操作首先是将胚尖放入到含 的侵染液中处理,然后再转入到含 的培养基中培养形成抗性芽,最后长成抗草甘膦的大豆植株。大豆胚尖细胞能长出一个完整植株的原理是胚尖细胞具有 。
(5)抗性芽的诱导形成过程如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0.2mg/L吲哚丁酸和不同浓度的6-BA等物质,再将大豆胚尖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
6-BA浓度 (mg/L) |
抗性芽的诱导率(%) |
||
2周 |
3周 |
4周 |
|
0 |
29.7 |
42.7 |
44.5 |
1 |
30.1 |
42.4 |
53.7 |
2 |
35.2 |
72.1 |
89.1 |
3 |
34.6 |
66.1 |
84.5 |
4 |
34.7 |
58.6 |
62.8 |
5 |
31.3 |
56.1 |
61.4 |
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6-BA浓度的增加,抗性芽的诱导率 。诱导抗性芽的6-BA最适浓度为 。抗性芽的形成必须要经过 过程。
(1)蛋白质(2分)
(2)类囊体(2分)
(3)DNA分子杂交(1分) DNA序列(1分)
(4)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1分) 草甘膦(1分)
(5)全能性(2分)
(6)先升高后降低(2分) 2mg/L(2分) 脱分化、再分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草甘膦能竞争性抑制EPSPS的作用,而EPSPS是叶绿体中的一种酶,它能催化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所以普通大豆施用草甘膦之后死亡的原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受阻,使得叶绿体的结构受损,从而导致功能受损。基因工程中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土壤农杆菌转化法,并且要在含有草甘膦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豆抗性芽,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常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也可以直接来测定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高度的全能性。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随着培养基中6-BA浓度的增加,抗性芽的诱导率是先升高后降低,诱导抗性芽的6-BA最适浓度为2mg/L。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实验数据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