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面关于生物体内水、自由水、结合水的联系以及与生物新陈代谢、抗性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自由水只存在于细胞液中,相对含量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
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作用相同
C.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于的代谢速率,以延长寿命
D.越冬作物减少灌溉,便于结合水与细胞中某些物质结合在起存在

分析 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的自由流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解答 解:A、细胞中自由水存在于细胞液级细胞质中等,A错误;
B、自由水和结合水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作用不相同,B错误;
C、种子贮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于的代谢速率,以延长寿命,C正确;
D、越冬作物减少灌溉,自由水含量降低,提高抗逆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的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有两次筛选,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2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如果是利用基因工程导入基因(prG)的方法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形成重组质粒所需要酶的具体名称是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②将重组质粒导入的受体细胞(Ⅱ)是效应B淋巴细胞.
(3)如果是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方法来构建重组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图中的细胞B应是无限增值的细胞.
②由细胞A为重组细胞提供细胞核的原因是其能够激活基因并控制合成相应抗体;
(4)上述三种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而且都有筛选,其目的是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田间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①光合作用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量表示.
②5%的三氯乙酸能杀死筛管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实验材料:号牌、5%的三氯乙酸溶液、分析天平、称量皿、记录表、纱布、刀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晴天在田间选定有代表性的棉花叶20片,按编号1~20持号牌.
第二步:将选定叶片的叶柄用5%的三氯乙酸溶液点涂一圈,杀死叶柄筛管细胞.
第三步:按编号顺序分别剪下叶片对称的一半,依次夹于温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记作甲组;4小时后,按编号顺序以同样的速度剪下另外半片叶,也依次夹于湿润的纱布中,记作乙组.
第四步:返回实验室后,在同号的每半片叶(甲组、乙组)的对应位置各取1cm2的3个叶块,将叶块分别置于称量皿中;将每个称量皿中的叶片分别进行烘干处理,在分析天平上称重,记录数据,计算结果.
请分析并回答:
(1)将叶柄管细胞杀死的目的是阻止实验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输出.
(2)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的步骤有采用同一叶片对称的两部分进行对照的方法(或先后两次剪下的叶片同样保存在湿润的纱布中;用于烘干和称重的各叶片两半的部位及面积相等).
(3)用M、M分别表示每个称量皿称重后的平均干物质质量,写出1m2棉叶在1h内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2500(M-M).(用字母表示)
(4)乙组叶片合成有机物,所需的直接能量来源于光反应(生理作用).一般为了便于检测,实验过程常用O2的释放量或CO2 的吸收量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果提供含18O的二氧化碳,让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现18O最先出现在(  )
A.氧气中B.三碳化合物中C.五碳化合物中D.ATP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生物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⑥过程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
B.⑥⑦⑧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中,①过程只发生在绿色植物细胞中
C.胰岛素能促进图中的④⑤⑥⑧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图中的⑦过程
D.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发生④⑤过程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未经过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宜用平面镜,不用凹面镜
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D.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数字和名称一致才能得分)
(1)该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细胞壁、[③]大液泡,[⑦]叶绿体等结构.
(2)图中③⑤⑥⑦⑨的共有的化学业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它和细胞膜、核膜一起构成生物膜系统.
(3)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和[⑦]叶绿体和[⑥]线粒体.
(4)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⑨(填编号).该结构与细胞内脂质合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
(5)图中的①称为原生质层,图中动植物细胞都含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6)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微生物中有一些营养缺陷型,它们在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在基本基中添加相应的有机营养成分才能正常培养这些菌株.现有一种产氨短杆菌,体内合成腺嘌呤(或酸)的途径如下(A、B、C、D为相应的酶):
葡萄糖→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焦磷酸$\stackrel{A}{→}$磷酸核糖胺$\stackrel{B}{→}$肌苷酸$\stackrel{C}{→}$琥珀酸腺酸苷$\stackrel{D}{→}$腺苷酸.
现用紫外线照射产氨短杆菌后发现,有一些菌体必须在添加腺嘌呤后才能生长.请问:
(1)这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
(2)如果想用这种细菌生产肌苷酸,则应使细菌体内的C酶不能合成.
(3)在利用这种缺陷型的菌种生产肌苷酸的过程中发现细菌体内积累肌苷酸过多后会使A酶活性下降,这种调节被称为反馈调节,解决的办法有通过诱变育种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4)原核生物常被用作基因工程的受体菌,其原因是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少优点.
(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工具,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如图表示的上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个.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5×106个.
(6)提出一种办法来鉴别这种营养缺陷型细菌:配制不含腺嘌呤的基本培养基,接入菌种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浸有腺苷酸溶液的滤纸小片放在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滤纸片周围有菌落形成,而其他地方没有,则可以说明这是腺苷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植物细胞能表现全能性的原因是(  )
A.细胞中有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B.植物细胞内部所含的营养充分
C.植物细胞都没有高度分化D.植物细胞生活的外界环境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