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①-⑧代表不同的物质,根据图回答问题:

(1)A和B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其中A是
 
,B是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阶段为B阶段提供的物质是中,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作为暗反应还原剂的物质是[
 
]
 

(3)图中的①是
 
,⑦是
 

(4)某科学家用18O的H2O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氧原子,这种氧原子最终将出现在[
 
]
 
中.在适宜的光照、水分等条件下,适当的增加[
 
]
 
,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
(5)图中A阶段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图中B阶段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题干示意图,①表示水,②表示氧气,③表示ADP,④表示ATP,⑥表示[H],⑦表示二氧化碳,⑧有机物,A代表光反应阶段,B代表暗反应阶段.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光合作用有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两个过程,示意图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ATP和[H].
(3)根据分析,图中的①表示水,⑦表示二氧化碳.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发生水的光解,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的氧原子来源于水,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蔬菜的产量.
(5)光反应阶段需要色素吸收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故答案为:
(1)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2)[④]ATP[⑥][H]
(3)水   二氧化碳
(4)[②]氧气[⑦]二氧化碳
(5)类囊体的薄膜上   基质中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从环境温度25℃的室内突然走到环境温度为0℃的室外,则该同学的相关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产热量将高于散热量                   
②新陈代谢将增强
③皮肤血管有所收缩                     
④胰岛素分泌量明显上升.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小刚同学设计并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对他的实验进行分析,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时首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
 
耗尽.
(2)图中a选用的液体应该是
 

(3)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
 

(4)小刚设计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和红树林等部分组成,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滩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采集到的所有小动物
 
(填“能”或“不能”)构成沙滩中的一个群落.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碳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的.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
 
 

②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
 

(4)根据调查统计,湿地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1×109J/hm2?a,分解者分解量为6.6×108J/hm2?a,呼吸量为1.53×109J/hm2?a,未利用能量为4.6×108J/hm2?a,那么该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J/hm2?a,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菌根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光合作用速率
(μmolCO2?m2?s4
气孔导度
(mmol?m2?s4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4
叶绿素相对
含量
25℃有菌根
      无菌根
8.8
6.5
62
62
50
120
39
33
15℃有菌根
      无菌根
6.4
3.8
58
42
78
157
31
28
5℃有菌根
      无菌根
4.0
1.4
44
17
80
242
26
23
?气孔导度是描述气孔开放程度的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菌根真菌与玉米的种间关系是
 

(2)15℃条件下,与无菌根玉米相比,有菌根玉米光合作用速率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有①
 
,促进了光反应;②
 
,促进了暗反应.
(3)实验结果表明:菌根能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在
 
条件下提高的比例最大.
(4))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如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①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值
 

②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甲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基团).
(2)若甲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剂名称)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甲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
 

A.削弱细胞吸收O2的能力              B.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K+的载体
C.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D.降低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
(4)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黏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本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
(1)①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因是绵羊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对付芽孢杆菌外毒素的
 
.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②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绵羊体内作为抗原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产生有关的细胞名称
 

(2)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
 

②操作步骤:
 

③预测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它的pH才能正常
B、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变量(自变量) 反应变量(因变量)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鲜猪肝研磨液、Fe3+ 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表示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淀粉、蔗糖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37℃热水、沸水、冰块) 加碘后,淀粉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0.5g/mL的蔗糖溶液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