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细胞学说内容的是(  )
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生物体结构存在着差异性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专题: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 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A正确;
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正确;
C、细胞学说未指出生物体结构存在着差异性,C错误;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组实验,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以图甲中的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观察最初的变化.
①装置(a)的B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加快、减慢),其原因是A瓶中的
 

②装置(b)的C试管中小球藻繁殖速度的变化是
 
(加快、减慢),其原因是D瓶中的
 

(2)实验二:如果用图乙装置即E试管和F试管敞口培养小球藻,E试管用完全营养液,F试管用除去镁元素的完全营养液,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曲线如图丙,据图回答:
①分析E曲线中P、Q两点净氧量及产生的原因:P点净氧量
 
(小于、大于、等于)零,因为
 
,Q点净氧量
 
(小于、大于、等于)零,原因是此时小球藻细胞
 

②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
 
,所以两试管中的净氧量有明显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的是(  )
A、蛋白质B、染色体
C、核酸D、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76年吴兆明在植物学杂志中报道:湖北、江苏等省甘蓝型油菜“花而不实”.引起油菜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土壤中缺少(  )
A、Ca元素B、B元素
C、K元素D、Mg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大肠杆菌和食用菌都具有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核膜D、蛋白质和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2P标记某动物细胞(2N=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有丝分裂,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是8条,第3次分裂的该时期一个细胞内含有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可能有(  )
A、0、1、2
B、1、2、3、4、
C、1、3、5、7
D、0、1、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亲和层析法是目前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图表示亲和层析法的原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择专一性的配体是亲和层析法纯化生物大分子成功的关键
B、配体的固定化有利于配体试剂的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C、在“洗脱收集”阶段一定要注意用无菌水,以防止杂菌污染
D、亲和层析法纯化生物大分子的过程简单、迅速,且分离效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与析出DNA黏稠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缓缓滴加蒸馏水,降低DNA的溶解度
B、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
C、加蒸馏水可以同时降低DNA和蛋白质的溶解度
D、当丝状黏稠物不再增加时,Nacl溶液的浓度可认为是0.1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玉米短节植株与长节植株是一对相对性状,皱缩叶与正常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玉米叶脉的颜色有绿色和褐色两种,茎秆有甜和不甜两种.下面是科学家分别用玉米进行的两个遗传实验.
实验一:纯合的短节皱缩叶植株与纯合的长节正常叶植株杂交,F1全部为长节正常叶,F1自交,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9:3:3:1.
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F1自交,F2中绿色叶脉茎杆不甜植株:褐色叶脉茎秆甜植株=3:1 (无突变、致死等现象发生)
(1)如果控制节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而控制叶形状的基因用B和b表示,请画出实验一中的F1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提示用长线条表示染色体,用其上的短线条表示基因位置)
 

(2)与实验一的F2结果相比,你从实验二 F2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3)根据你发现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要求简单概括)
 

(4)根据你的假说,实验二中F1产生配子的种类有
 
种,分别是
 
 (提示: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控制叶脉颜色的基因用R和r来表示,控制茎秆甜度的基因用M和m表示).
(5)为验证自己的假说是否成立,可釆取
 
方法,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若实际的实验结果与自己演绎推理的预期结果一致,则说明假设成立,否则假说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