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 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 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上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都由若干个单体组成,组成元素都有C、H、O、N
B. 生物大分子合成时都需要模板并消耗能量,
C. 某些生物大分子可能存在于内环境中
D. 均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和丙
C.丙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 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第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
B. 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
C. 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菲林试剂检测
D. 图示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有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入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 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 ,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 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 染色;
(4)若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 AaB 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
(5)若丙图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B 基因变为 b 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入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界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蛋白质的多种多样
B. DNA 的分子的复杂多样
C. 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 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的多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稽阳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鸡感染某种鸡瘟病毒两天后开始逐渐发病死亡,约一周内全部死亡,研究发现注射某种多肽P可有效预防鸡瘟发生,请设计实验验证多肽P的作用。
(要求与说明:实验具体操作不做要求)
材料:正常且相近生理状态的鸡若干只、某种鸡瘟病毒、多肽P制剂、注射器等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各组鸡的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推测接种多肽P的免疫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推测以下疫苗类型最可能通过口服的是____________。
A.灭活的微生物 B.分离的微生物
C.分离的微生物产物 D.减毒的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