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超市中无公害蔬菜很多,也很受市民的欢迎.这些无公害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杀虫剂和化肥等.假如在蔬菜的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其结果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害虫全部消失,最终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
解答: 解:A、害虫的群体本身就有一些个体因为突变而具有抗药性,故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不是杀虫剂秀发的结果,是本来就存在的,A错误;
B、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抗药性害虫大量繁殖后,再用该种杀虫剂,会有比以前更多的个体生存下来.因此,杀虫剂对害虫起到一个定向选择的作用,B正确;
C、使用杀虫剂后害虫不死,不是因为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而是因为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能存活的都是抗药性的个体,C错误;
D、害虫全部消失,它所在的位置会被生态系统其他营养级的生物代替,不会导致某些害虫的物种灭绝,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DNA双链→DNA单链的变化过程中,右向箭头表示的过程在生物体内和PCR中的必需条件之一分别是(  )
A、解旋酶,低温变性
B、解旋酶,高温变性
C、聚合酶,高温变性
D、解旋酶,高温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夏季某晴天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过程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
(1)影响AB段、BC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
 
 

(2)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3)写出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
 

(4)BC段光合作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5)如用14CO2示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14C在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
 

A、14CO2    叶绿素     ADP             B、14CO2       ADP     糖类
C、14CO2     三碳化合物     糖类        D、14CO2     叶绿素     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由
 
种氨基酸构成.
(2)该化合物是由氨基酸失去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失去的水分子来自于两个氨基酸的
 
  (基团名称).
(3)该化合物中肽键的编号是
 
,该化合物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科研人员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可以对禽流感H7N9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 利用PCR反应扩增核酸片段,要有一段已知的该核酸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
 
. PCR每次循环可以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为增大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在第一次反应之前,常要进行一次
 
.检测PCR产物用到的荧光探针指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亩产超900公斤的杂交稻在湖南省邵阳市某村成功收割.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是(  )
A、乙醇
B、CO2
C、乳酸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
 
,其作用是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
 
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细胞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应
 
,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酵母细胞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大的凝胶珠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凝胶珠固定化强度及在28℃下发酵48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海藻酸钠(%)22.5322.5322.53
X溶液(%)222333444
固定化强度(g/30个)930950990103011001140117011701160
酒精量(%)6.76.56.56.76.46.26.76.46.3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
 
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普通小麦的卵细胞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叶肉细胞和花粉细胞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六倍体  单倍体
B、六倍体  三倍体
C、二倍体  三倍体
D、二倍体   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