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各项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
A.神经细胞B.正在进行无丝分裂的蛙的红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D.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解答 解:A、神经细胞属于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不发生DNA复制,故最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CD、正在进行无丝分裂的蛙的红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都进行DNA复制,因而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实验试剂使用的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DNA分离开来
B.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开来,容易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具有使染色体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的作用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开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分别代表不同细胞器的局部图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既可与核膜直接相连,又可与细胞膜直接相连
B.①中可发生肽链的盘曲、折叠,在此形成的蛋白质还需要在②中进一步修饰加工
C.③在各种动物的细胞中都广泛存在,其内部能产生CO2和[H]
D.若④是一种小球状结构,图示现象为对衰老、损伤细胞器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人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1)他们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选择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实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未成熟的花采取去雄并套袋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人工授粉(并套袋).
(2)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粒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且比例接近1:1:1:1,说明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②若子粒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且比例接近1:1,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若子粒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且比例接近1:1,说明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④若子粒全为黄色圆粒,说明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B.神经冲动C.神经元D.神经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胚状体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花药培养中,由小孢子发育成胚状体
B.可直接由器官上发生
C.在单细胞的原生质体培养中,先由细胞形成一个胚性细胞团,再发育成胚状体
D.不同胚状体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一般是同步的,在一个培养物材料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铃薯植株缺Mg,将会造成其叶片发黄
B.将蓝细菌置于低浓度的纤维素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蓝细菌可能会吸水胀破
C.由C、H、O、N参与组成的麦芽糖酶,可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D.P是组成磷脂、NADPH、ATP及油脂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大港区校级期末)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 )

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都是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