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
A.细胞吸收水分的过程
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
C.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
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过程

分析 合成ATP使得ATP含量增加,水解ATP使得含量减少;ATP合成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 解:A、细胞吸收水分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TP含量不变,A错误;
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则ATP含量减少,B错误;
C、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能量,部分用于形成ATP,C正确;
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则ATP的含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ATP的产生和消耗过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列图甲是营养物质吸收及几种体液的交换关系示意图,根据甲和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B]组织液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该部位水的来源为C、A(填字母).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frac{2}{3}$;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的含量更高;①④⑥合称为细胞外液.
(3)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或者④⑥).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⑦]组织细胞.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不会,原因是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碱基序列改变
C.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该植株产生的突变体的基因型只能为Bb
D.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据图分析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
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
C.c表示O2,d表示CO2
D.叶肉细胞中,结构A与结构B时刻都进行着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图是某昆虫基因 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野生型昆虫和 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基因 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D.基因 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③过程是DNA复制,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发生的时间是细胞分裂间期.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GTA,这是决定缬氨酸的一个密码子,转运谷氨酸的转移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UU.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Hba代表致病基因,HbA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HbaHba,母亲的基因型为HbAHba;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frac{1}{8}$.
(4)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精巢细胞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5)图2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问题:(要求:[]中填写标号,横线上写名称)
(1)该图所示为植物(选填“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的是[]4细胞膜.
(3)图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两种细胞器为[]5线粒体和[]6叶绿体.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红色果汁,这些汁水主要来自图中的[]7液泡.
(4)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位于图中的[]9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植物淀粉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酸性淀粉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①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分解.
②淀粉与碘液呈蓝色.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酶浓度相同),淀粉溶液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按下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1234
蒸馏水2222.2
PH=5.5的缓冲液0.50.50.5A
淀粉溶液0.80.80.80.8
甲生物提取液0.2
乙生物提取液0.2
丙生物提取液0.2B
总体积3.53.53.5C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
(4)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5)观察比较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试管1试管2试管3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D
分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0.5、B0、C3.5,D的颜色深浅程度+++(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来源.
(3)甲、乙、丙三种生物中,你认为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脂肪作为有氧呼吸底物时呼吸熵(释放的 CO2的体积/消耗的 O2 的体积)是(  )
A.大于 1B.等于 1C.小于 1D.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