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仔细阅读有关细胞增殖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1表示某动物个体的一个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核DNA、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下图2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该个体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
①图1中,细胞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细胞Ⅱ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填罗马字母)。
②据图2可知,若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交叉互换,则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种。
(2)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细胞同步化处理过程如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DNA复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______的时间总和,才能使细胞都停留在图b所示______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______范围之间;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刻,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3)在高等动物雌性个体的卵巢中___________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使该细胞同步化的其他思路(写出使用的试剂即可)___________。
【答案】卵原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第二极体 2 Ⅰ、Ⅲ、Ⅳ 3 G2+M+G1 S 大于S,小于G2+M+G1 卵原细胞 秋水仙素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③依次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Ⅰ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图2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点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①Ⅰ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细胞Ⅰ的名称是卵原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极体;
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2个染色体组;由分析可知,可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Ⅰ、Ⅲ、Ⅳ。
②下图2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该个体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据图2可知,若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交叉互换,可能是Ab的第一极体,有可能是ab的第一极体,故第二极体的基因型可能有Ab、ab、AB3种。
(2)①阻断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DNA复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G2+M+G1的时间总和,才能使细胞都停留在图b所示S时期。
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小于G2+M+G1范围之间,这样大部分细胞都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S期。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一时刻,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3)在高等动物雌性个体的卵巢中卵原细胞具有细胞周期,使用秋水仙素可以使该细胞同步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碳元素部分转移途径,其中A、B代表物质,①~⑥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④分别发生在细胞溶胶和叶绿体中
B.过程①②④中均伴有[H]和ATP的生成
C.物质A、B表示两种不同的三碳酸
D.过程⑤⑥合称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蓝藻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结构或物质。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
A.染色质B.核模C.RNAD.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冠型肺炎是一种单链RNA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COVID19感染宿主细胞并繁殖的原理如图所示(①~⑦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COVID19侵染宿主细胞的①-⑦过程中,④和⑥过程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和已有知识,下列关于COVID19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COVID19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宿主细胞
B.RNA聚合酶催化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C.⑤过程需要宿主细胞内4种游离的核苷酸
D.COVID19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
【3】COVID19从感染宿主细胞到子代病毒的排出,体现宿主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溶酶体中的酶水解病毒衣壳蛋白质B.中心体协助病毒RNA的移动
C.细胞核控制病毒RNA聚合酶的合成D.高尔基体加工分泌子代病毒颗粒
【4】COVID19寄生在宿主细胞,先要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在人体内B淋巴细胞受到COVID19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该B淋巴细胞会发生_________。
A.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接受巨噬细胞发出的信息
C.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 D.抑制病毒的繁殖
【5】2020年2月初,有媒体报道双黄连对COVID19有抑制作用后,引起了市场上对于双黄连制品的抢购热潮,人民日报紧急发文,抑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人们要理性看待新闻,据图中信息,你认为理想的抗COVID19药物应是________。
A.各类抗菌素B.干扰或阻止新冠病毒RNA的复制
C.抗艾滋病毒药物D.抑制新冠病毒衣壳蛋白质的水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图一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物质;图二表示某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图三表示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可知,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叶绿体中的Pi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图二是利用密闭大棚进行实验所得结果,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根据图二和图三判断,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图一中物质C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图三中光饱和点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左下方移动”或“右上方移动”)。
(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在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C.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两种方式共同作用使体温升高至38.5℃
D.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两种感觉的部位分别是四肢肌肉和大脑皮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a1可以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a2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
C.b2表示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a1至a4的箭头依次变细,说明能量传递效率越来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演替 | 灌草丛 | 针叶林 | 针阔叶混交林 | 季风常绿阔叶林 | |
群落垂直结构层数 | 2 | 3 | 4 | 5 | |
叶面积指数 | 2.48 | 6.61 | 11.28 | 17.76 | |
光能漏射率(%) | 62.2 | 44.7 | 3.3 | 1.1 | |
生 产 者 |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
总生产量/总呼吸量 | 1.09 | 1.35 | 1.26 | 1.21 |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
(1)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现象,决定植物出现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使动物也有类似的现象。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这种现象对群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叶面积指数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___________(填“提高” “降低”或“不变”)。
(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而净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的能量,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生态学研究者将一定数量的某种动物引入该生物群落,统计其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刚开始CD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缓慢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E点之后种群密度增长速率减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的主要药用成分都是广藿香油,其中藿香正气水是深棕色的澄清液体。某研究者将成熟的广藿香草茎叶进行干燥、堆放处理后,粉碎过60目筛,以此为原料进行提取广藿香油的相关研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步骤①②中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实验结果记录表,据表可知最佳的提取条件为____________。
实验号 | 乙醇浓度(%vol) | 浸泡温度(℃) | 提取时间(h) | 出油量[mg·(100g)-1 |
1 | 60 | 40 | 8 | 1.38 |
2 | 60 | 50 | 9 | 1.75 |
3 | 60 | 60 | 10 | 1.50 |
4 | 70 | 40 | 8 | 1.47 |
5 | 70 | 50 | 9 | 1.95 |
6 | 70 | 60 | 10 | 1.35 |
7 | 80 | 40 | 8 | 1.37 |
8 | 80 | 50 | 9 | 1.30 |
9 | 80 | 60 | 10 | 1.86 |
(3)与藿香正气丸不同的是,藿香正气水中含40%~50%的醇,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其中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研究广藿香油的抑菌活性的活菌可以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分离,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