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方法及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B.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C.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的规律

D.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篛草的胚芽鞘向光性研究,确定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以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有关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填写名称:
①胸腺嘧啶;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④脱氧核苷酸;
⑤碱基对;⑥腺嘌呤.
(2)有人形 象的将DNA的平面结构比喻为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个“梯子”“扶手”的物质是②③(填序号),它形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相当于两个“扶手”间“阶梯”的物质是⑤(填序号),它的形成靠氢键相连,并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在基因工程中,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DNA分子的“剪刀”是限制酶,将不同DNA分子片段连接起来的“针线”是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病)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患病,其母亲一定患病B.女性患病,其父亲一定患病
C.男性患病,其女儿一定患病D.女性患病,其儿子一定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特定的抗体蛋白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采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生物学原理是生物膜的流动性 细胞的全能性.
(2)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电激、震荡等物理手段诱导融合,共可产生6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培养可以得到2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3)若想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玉米植株,也可直接用yyRr品种植株的花粉培养,再经过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并筛选获得,这种方法叫做单倍体育种,与传统有性杂交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并后代都是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清除病毒的过程.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当人感染H1N1病毒时,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免疫器官细胞产生的免疫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一系列调节过程使有关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    升高.体温升高后,效应B细胞内核糖体(结构)合成的抗体增加,从而增强  免疫效应.
(2)在H1N1病毒进入人体后,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而将病毒予以彻底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某哺乳动物(2N=16)肝细胞内核DNA全部用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全部细胞均能连续分裂,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在第1个细胞周期的后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
B.在第1个细胞周期结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
C.在第2个细胞周期的后期,有50%的染色体含32P
D.在第2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有50%的细胞含3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苏北三市徐州、连云港、宿迁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主要为CO2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在群落内部双向传递

D.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细胞中常见的生化反应,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氧化分解反应B.乙中含有一个肽键
C.甲是三肽化合物D.丙是二肽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