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和细胞膜、细胞器膜等均为生物膜
B.②是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③是核仁,直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④是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
B. 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
C. 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D. 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希尔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在适宜条件下照光后发现,即使不提供CO2,叶绿体也可以释放O2,这一过程被称为希尔反应。
(1)①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______(物质),后来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法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②希尔反应证明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
(2)很多肉质植物如仙人掌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RuBP:核酮糖二磷酸 PGA:3-磷酸甘油酸 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OAA:草酰乙酸 酶1:RuBP羧化酶 酶2:PEP羧化酶
①仙人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酶1和酶2固定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和______。
②夜间,仙人掌细胞液的pH通常会下降,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光照条件从适宜到突然减弱,仙人掌叶绿体中PGA/RuBP的值在短期内会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模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输入”就是太阳能
B. “能量储存”的数值总是大于“能量散失”的数值
C.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某种群“能量储存”的数值可能为0
D.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某种群“能量散失”的数值可能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兰花”。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___________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___________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___________上,诱导其产生_____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兰花的叶肉细胞之所以能培养为新个体,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潜能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想到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好办法,但操作后得到的“韭菜一兰花”,并没有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育该杂种植物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 。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 ,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
(3)杂交瘤细胞中有 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