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以下为形成cDNA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C.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D.RNA单链中C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一定是50%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由RNA形成单链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②是以单链DNA合成双链DNA的过程,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③④⑤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③是变性、④是复性、⑤是延伸阶段.

解答 解:A、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A错误;
B、④为复性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链结合形成局部双链,B正确;
C、催化②过程(DNA复制)的酶是DNA聚合酶,催化⑤过程(DNA单链延伸)的酶是耐高温DNA聚合酶(Taq酶),⑤过程进行的温度是70℃,因此催化⑤过程的DNA聚合酶耐高温,而催化②过程的DNA聚合酶不耐高温,C错误;
D、RNA单链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C+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的比例不一定是50%,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中心法则及其发展、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血红蛋白由四条(α、α、β、β)多肽链组成,其中每条α链含氨基酸141个,每条β链含氨基酸146个,则血红蛋白含肽键数( )

A.283个 B.285个 C.286个 D.57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赣州高三3月摸底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2n=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研究野生型青蒿的基因组,应研究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圆柱形茎(B)对菱形茎(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F1代中白青秆、圆柱形茎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菱形茎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用__________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

(4)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__(是、否)为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器官移植在当今的疾病治疗中普遍被应用,但在全世界的临床医学上普遍存在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为了解决上诉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设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细胞免疫(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给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现代医学证明,可从新生儿剂带血中分离出细胞,若将来需进行器官移植,可通过培养该类细胞并加入分化诱导因子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自身移植,这样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3)借助核移植技术获得器官: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成年患者,可取出病人正常的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将其注入处于MII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通过电刺激方法使两细胞融合,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融合细胞发育成器官,由于核基因来自于病人自身,所以器官移植后也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4)为了扩大器官供体的来源,科学家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抑制或祛除抗原决定基因,再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猪器官,从而解决供体短缺问题.获得该转基因猪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在该过程中,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的是启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胰岛B细胞可获得大量的胰岛素
B.原代培养到传代培养时需要用酶处理
C.培养液中需要通入5%的CO2
D.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依次有草丛沼泽、灌丛沼泽、落叶松沼泽、森林等,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相关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消费者.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地段上植被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若要调査森林中某鸟类卵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
(3)若该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被过度砍伐,之后会经历群落的演替过程,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4)如图为某沼泽水域螺旋藻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为保证对螺旋藻的最大持续获取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c(填字母);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
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需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
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破碎鸡血细胞时,要先加入20mL的蒸馏水,其作用是(  )
A.DNA溶解于水中B.血细胞破裂,释放DNA
C.稀释血液,防止凝固D.有利于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表.
测定项目生长素浓度(10-6mol/L)
050100150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
侧根数目(个)46863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索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极性/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促进(促进/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抑制(促进/抑制)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
两重性.
(3)备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生根数目大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150×l0-6mol/L;若生根数目小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