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 | 引入前,原地 | 引入后5年,本地 | 引入后8年,本地 |
AA | 51% | 57% | 61% |
aa | 11% | 17% | 21% |
分析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图解如下:
由此可见,其产生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2、引入该物种前,AA的频率为51%、aa的频率为11%,则Aa的频率为38%,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51%+$\frac{1}{2}$×38%=70%,a的基因型频率=30%.引入该物种后5年,AA的频率为57%、aa的频率为17%,则Aa的频率为26%,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57%+$\frac{1}{2}$×26%=70%,a的基因型频率=30%.引入该物种后8年,AA的频率为61%、aa的频率为21%,则Aa的频率为18%,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61%+$\frac{1}{2}$×18%=70%,a的基因型频率=30%.
解答 解:(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出相关症状,但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患者出现的症状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疟疾猖獗的非洲地区该致病基因的频率较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根据分析可知,引入该物种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多害少利 自然选择
(2)没有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物种引入前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再判断该种群是否进化,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H2O→葡萄糖+O2 | B. | 葡萄糖+O2→CO2+H2O | ||
C. | ADP+Pi→ATP | D. |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可呈现出紫色 | |
B. | 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滲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 |
C. |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 |
D. |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 B. |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
C. | 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 D. | 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 |
B. | 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 |
C. | 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 |
D. | 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生长素用量(mg/枝) | 处理枝条数 |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
0 | 50 | 50 | 12 | 75 |
0.5 | 50 | 50 | 40 | 30 |
1.0 | 50 | 50 | 43 | 25 |
1.5 | 50 | 50 | 41 | 30 |
2.0 | 50 | 43 | 38 | 30 |
3.0 | 50 | 37 | 33 | 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珠(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
A.9种 B.12种 C.6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