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问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出相关症状,但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患者出现的症状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疟疾猖獗的非洲地区该致病基因的频率较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非洲某地曾发生火灾,之后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1%57%61%
aa11%17%21%
通过对该物种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进化,判断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分析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图解如下:

由此可见,其产生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2、引入该物种前,AA的频率为51%、aa的频率为11%,则Aa的频率为38%,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51%+$\frac{1}{2}$×38%=70%,a的基因型频率=30%.引入该物种后5年,AA的频率为57%、aa的频率为17%,则Aa的频率为26%,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57%+$\frac{1}{2}$×26%=70%,a的基因型频率=30%.引入该物种后8年,AA的频率为61%、aa的频率为21%,则Aa的频率为18%,所以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frac{1}{2}$Aa的频率=61%+$\frac{1}{2}$×18%=70%,a的基因型频率=30%.

解答 解:(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具有一个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出相关症状,但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患者出现的症状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严重损害,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疟疾猖獗的非洲地区该致病基因的频率较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根据分析可知,引入该物种前后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没有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多害少利    自然选择
(2)没有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特点,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物种引入前后种群的基因频率,再判断该种群是否进化,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同学向牛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产生紫色反应,由此可推知牛奶中含有(  )
A.淀粉B.葡萄糖C.脂肪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
A.CO2+H2O→葡萄糖+O2B.葡萄糖+O2→CO2+H2O
C.ADP+Pi→ATPD.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人体感染链球菌后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有关叙述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滲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近些年,全国柑橘销售市场陷入低迷,为改变这种状况,并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可以将其加工制成果汁、果酒、果醋等.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③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过程④制作果醋时需要接种的菌种是醋酸菌,最适合其生长的温度为30-35℃.过程③和过程④所用微生物在代谢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醋酸菌是好氧型.
(2)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水解有效成分等问题.过程⑤最好采用的方法是压榨法.新鲜的柑橘皮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所以应将其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存活枝条数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50501275
0.550504030
1.050504325
1.550504130
2.050433830
3.0503733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珠(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

A.9种 B.12种 C.6种 D.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