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编号12345678
温度(℃)1010202030304040
光照强度(lx)10000100001000010000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0.5+0.1-1.5+0.4-3.0+1.0-3.1+0.8
(1)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6组实验.
(2)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3)由表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强的是编号第组实验.再过一段时间后,编号为5的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表明植物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2.1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5)现有一株天竺葵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不(“不”或“非常”)显著,色素带缺第二条.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1、生物实验的原则是控制单一变量,所以在1、3、5、7实验组合中,影响实验的因素即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研究的目的是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由于没有光照,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
3、在实验中测得的二氧化碳减少量是净光合作用量,等于植物实际光合作用消耗量-细胞呼吸产生量.

解答 解:(1)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由于没有光照,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12小时后CO2变化量(g)是第6组最大,说明第6组呼吸作用最强.
(2)第1组实验中,光照强度(lx)为1000,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3)比较同一温度下的二氧化碳减少量发现,表格中第5组实验结果减少量最大(为3.1+1.0=4.1),说明光合作用最强.一段时间后,编号为5的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表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4)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净消耗的CO2量是3.1g,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植物消耗264g的CO2能产生180g的葡萄糖,因此消耗的3.1gCO2量可为天竺葵积累葡萄糖2.1g.
(5)叶黄素位于滤纸条的第二条,所以叶黄素缺失突变体色素带缺第二条.由于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而其他三种色素也可以吸收蓝紫光,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故答案为:
(1)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6
(2)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3)5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或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或植物净光合作用为0)
(4)2.1 
(5)不   二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以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对照实验的原则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第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C.人的红细胞β珠蛋白基因中碱基对A-T替换成T-A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产生的一种激素,如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注射的X物质是HCG(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从小鼠最大的免疫器官中获取B淋巴细胞,这个器官的名称是脾.能用于动物细胞促融,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促融的方法是灭活病毒诱导.
(2)该实验不直接培养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B淋巴细胞不能增殖.细胞融合会出现多种情况,其中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选择培养过程使用的培养基应是液体(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3)专一抗体的检测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可能的原因是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中可能混有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由图示过程最终得到的丙细胞应该具有的两大特点是能产生所需抗体并能无限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图1中注射到小鼠体内的物质是抗原X.融合后的细胞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理想的细胞,此类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X的抗体.该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图2中进行荷斯坦奶牛胚胎工程操作时,首先给成年雌牛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超数排卵.哺乳动物的精子、卵子发生上的区别是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期或出生前完成的,在体外受精前,对牛的精子常采用化学诱导法诱导精子获能.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胚胎分割移植;处理的时期是囊胚期和桑椹胚期.
(4)图3中过程①是植物细胞形成原生质体的阶段,该阶段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形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中与组织培养有相似之处的步骤是④⑤(⑥)(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同学为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适宜温度.用洋葱(2n=16)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I.实验步骤:
①洋葱根尖培养:在常温(25℃)下,将若干洋葱用清水培养3~5天,待根长至约1厘米时随机分为4组.
②低温诱导处理:将3组实验材料分别放置于0℃、4℃、12℃培养箱中,对照组在25°C(常温)下培养,每隔12小时从各组中取出部分新生根尖制片、镜检.
③制片、镜检过程如下:

Ⅱ.实验结果:只有4℃处理组在第四次取样镜检时,根尖才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其他各组材料在四次镜检中均未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请回答:
(1)图中A代表的步骤是(清水)漂洗.
(2)本实验中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染料.实验过程中用解离液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3)在12℃下培养根尖,分生区一直没有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原因是该温度不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已发生染色体加倍的分生区细胞能(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5)若某温度下染色体加倍的洋葱根尖细胞周期为20h,分裂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10%,则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18h,分裂后期细胞可能含有32或64条染色体.
(6)观察时,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视野中既有正常细胞,也有加倍细胞,确认后再用高倍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为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试验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的性状是 ,使用剪刀完成操作①叫做 ;使用毛笔完成操作②叫做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花粉 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后要 处理。

(2)若亲本皆为纯合子,杂交得到子一代全为高茎,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的性状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叫做

(3)用字母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请画出第(2)问中遗传过程全部遗传图解(注明子二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遗传变异有三种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关于这三种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可遗传变异产生的变异个体都是可育的

B、黑藻和颤藻都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

C、利用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遗传变异的三种类型都可能发生

D、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部分重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海南中学高三第九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B.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可用于移植

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发情的状态

C.超数排卵技术要使用一定的激素

D.试管婴儿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在均体内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