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图1: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③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异常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镰刀形细胞的产生;分析图3:Ⅰ3和Ⅰ4均不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Ⅱ9),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这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解答 解:(1):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2))③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异常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镰刀形细胞的产生,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4)由题意知,甲地区的基因型频率是:AA=95%,Aa=3%,aa=2%,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95%+$\frac{1}{2}$×3%=96.5%.B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2%+$\frac{1}{2}$×95%=49.5%
(5)由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Ⅲ10为患者aa可知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aa的概率为$\frac{1}{4}$×$\frac{1}{2}$=$\frac{1}{8}$.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2)间
(3)蛋白质的结构 酶的合成
(4)96.5% 49.5%
(5)1/8
点评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转录、翻译、基因突变、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基因频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iPS细胞”分化为人体多种组织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
B. | “iPS细胞”有细胞周期,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 |
C. | “iPS细胞”既可分化形成神经元,也可用于制造心肌细胞,说明“iPS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 | |
D. | “iPS细胞”只能分化成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不具有人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
B. | 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 | 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
D. | 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AAAaBBBB 乙:AAaBBb | B. | 甲:AaBb 乙:AAaBbb | ||
C. | 甲:AaaaBBbb 乙:AaBB | D. | 甲:AaaBbb 乙:AAaaBb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 中含量最多的是图2中的a | |
B. | 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 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 |
C. | 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 |
D. |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化钠通常以离子状态存在 | |
B. | 人体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时会发生肌肉抽搐 | |
C. | 铁元素参与叶绿素分子的构成 | |
D. | 无机盐可以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