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主要成分及其各级结构.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1所示结构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B.图甲中2所示结构在胰岛β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数量多

C.图乙中的①控制②的合成,发生在细胞核

D.图乙中的④可以被龙胆紫染成紫色,而③不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字母A-E代表物质.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中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或丙酮);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b的扩散速度最慢(填“最快”或“最慢”),原因是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2)据图分析,若用某物质破坏了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卡尔文循环会被抑制,可能的原因是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叶绿体从外转运进的磷酸减少、淀粉积累,均会抑制卡尔文循环.
(3)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获得某种油菜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呼吸速率的数据(见表).
材料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胞间CO2
(μmolCO2
•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突变体5.66239.073.60
野生型8.13210.864.07
突变体油菜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的低2.94μmol CO2•m-2•s-1.导致突变体油菜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气孔开放程度吗?否(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CO2浓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HIV感染人体后,其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B.过程③可以合成出子代HIV的RNA
C.过程④中遗传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质
D.过程①在病毒内进行,过程②③④在人体内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静脉端进入血液
B.血浆蛋白参与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但不参与免疫调节
C.食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过程的ATP用于固定CO2和还原C3
B.图中在细胞器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C.图中A过程合成ATP的场所是基粒,C过程合成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D.图中过程A、C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不同,过程B、D的ATP中能量的去向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人2mL 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 试管内加人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质量分数为5%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否(不合理),原因是温度本身对H202分解速率有影响(或H202加热会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冷觉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R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青海西宁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