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回答下列两小题中相关问题。

1)某同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图中④时期细胞内的主要物质准备是________

2)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________倍。实验组b峰下降可推出此抗癌药物________

【答案】①⑤②③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 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分析第一个图:①前期,②后期,③末期,④间期,⑤中期。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④为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2)对照组和实验组在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所以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b峰下降,可见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右图其中1、2、3、4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2,4-D浓度为a、b、c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2,4-D可促进枝条生根

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图示说明实验中2,4-D浓度关系为a<b<c

D实验结果可说明,2,4-D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均匀的分布在膜两侧

B.①是糖蛋白,有保护作用,没有润滑作用

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湖南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大,珍稀植物鹅掌楸数量多。图甲是秋沙鸭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该细胞内ABC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__(填数字)。

2)秋沙鸭细胞中含有而鹅掌楸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图甲中的[ ]________[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3)图乙中的B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结构⑦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________的形成有关。

5)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_________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O

0.10

0.20

0.30

O40

0.50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4)多地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有人认为此类报道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正确的是

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 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

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

(3)如图为分离纯化降解苯酚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常用灭菌方法是在温度为______℃条件下,维持15-30min。①是制备培养基时__________中的主要操作。完成步骤④的操作,接种共需要________次的灼烧处理。划线的某个平板经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多个单菌落,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有差异,需要做降解能力的性能测定,为选出降解能力强的菌株,具体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获得分解能力强的菌种后,为了临时保存菌种,把菌种接种在试管的___________培养基上,在合适温度下培养,等菌落长成后,再放入4℃冰箱保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 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 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后三组细胞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的对象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2)分析图中曲线,细胞体积减小,说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通过_______作用失水,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___

3)实验持续进行,曲线c开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说明曲线c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组,同时可判断曲线b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