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下列(I)、(Ⅱ)小题:
(I)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 试管中各加人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人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
 
于乙组的,理由是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人.
考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专题:
分析:(1)从本题中所给的信息来看,香蕉成熟过程中,香蕉逐渐变甜,说明成熟时间长,淀粉转变成的可溶性还原性糖较多.而鉴别用的试剂是碘液和斐林试剂,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般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当果实成熟以后,淀粉逐渐分解为具有甜味的还原糖.
(2)“水华”是淡水中一种氮、磷等无机营养含量过多所引起的富营养化的水质污染现象,主要是由于蓝藻等大量快速繁殖引起.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解答: 解:Ⅰ、(1)光合作用的产物一般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当果实成熟以后,淀粉逐渐分解为具有甜味的还原糖.a试管中是成熟X天的提取液,成熟时间较短,物质转化较少;b试管中是成熟Y天的提取液,成熟时间较长,物质转化较多.由此可判定I代表的是淀粉的变化,Ⅱ代表的是还原糖的变化.所以加入碘液以后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浅.
(2)b试管中含的还原糖比d试管中少,所以用斐林试剂检测以后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深.
(3)乙烯利能增加细胞中乙烯的含量,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即可以促进物质的转化,所以在X天喷施乙烯利,物质转化将加快,曲线I下降和曲线Ⅱ的上升都将加快.
Ⅱ、(1)大量污水进入湖泊,使水体中的矿质元素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蓝藻会爆发性增殖,增加耗氧量、争夺水体空间,使其他水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或停止,进而导致氧气缺乏,生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
(2)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水体中含氧量增加;夜晚则只进行呼吸作用,使水中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
(3)在该生态系统中,蓝藻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浮游动物、鱼和人属于消费者.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毒素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鱼→人)中传递.
故答案为:
(I)
(1)浅    淀粉Ⅰ
(2)深     还原糖Ⅱ
(3)加快    加快
(Ⅱ)
(1)无机盐      光      氧
(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最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 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O2含量上升
(3)蓝藻    浮游动物     鱼
点评:本题借助于果实的成熟考查物质的鉴定,借助于水体污染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考查的切入点较为隐蔽,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试题的分析,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并尽可能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知识点在还原到生活中去,依靠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才会以不变应万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
①脂肪来源太多    ②脂蛋白合成快    ③磷脂合成不足    ④高糖饮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原核细胞内没有(  )
A、内质网B、核膜
C、核糖体D、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渗透性增加,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华可因蓝藻爆发所致.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图.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
 
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蓝藻毒素
 
(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效和密度(个/M2)的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
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
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
化肥田479164l18327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