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 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 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上涂上 ,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上
第三步: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甲、t乙。
(3)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每空2分,共10分)
(1)细胞分裂素
(2)同种植物 蒸馏水 等量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3) t甲<t乙
【解析】
试题分析:(1)离体的叶片会衰老失绿,而细胞分裂素可以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可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2)实验的一般步骤是选材分组、处理(严格控制单一变量)、培养观察并记录分析。选材一般选择大小、形状、体重等基本相同的同种个体;实验组涂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对照组涂等量的蒸馏水; (3))实验结果预测:t甲<t乙。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研究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刺激下丘脑前部,发现实验狗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狗则出现寒颤现象。
实验二: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部位,则可引起狗饮水增多;破坏下丘脑外侧区该部位后,饮水明显减少。
实验三: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狗的尿量增加。
实验四: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三相同。
实验五: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实验六: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五相同。
(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说明了下丘脑具有调节 和调节 的功能,为了促进产热,机体不仅能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还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促进 激素的分泌,该激素能加速细胞代谢。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 ,渴觉的形成部位在 。
(3)科学家发现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的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50kg的猪增重最快。当环境温度过低(5℃)时,猪的增重会下降,其原因是: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 。
(4)实验三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_____。实验四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五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
实验六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研究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刺激下丘脑前部,发现实验狗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狗则出现寒颤现象。
实验二: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部位,则可引起狗饮水增多;破坏下丘脑外侧区该部位后,饮水明显减少。
实验三: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狗的尿量增加。
实验四: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三相同。
实验五: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实验六: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五相同。
(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说明了下丘脑具有调节 和调节 的功能,为了促进产热,机体不仅能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还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促进 激素的分泌,该激素能加速细胞代谢。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 ,渴觉的形成部位在 。
(3)科学家发现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的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50kg的猪增重最快。当环境温度过低(5℃)时,猪的增重会下降,其原因是: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 。
(4)实验三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_____。实验四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五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
实验六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年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科学家通过转入四种基因可将体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类似功能。下图是设想用iPS细胞技术治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流程,请回答:
(1)胚胎干细胞来源于 ,具有 ,经诱导能发育成个体。
(2)iPS细胞培育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有过程①的 、过程②的 等。
(3)过程①的培养液中除合成培养基的成分外,还需添加 等天然成分。过程②进行时,需要先利用 技术将四种目的基因扩增,再将目的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结合,以构建 ,然后将其导入患者的体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
(4)经过程③、④后,改造得到的A是 ,再植入患者体内,使患者能够产生正常红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称为 。
(5)iPS细胞的诱导成功具有的医学价值是(答出两点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高三九月诊断考试理综试卷(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Ⅰ.(6分)研究番茄----马铃薯新植物体的培育,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用番茄和马铃薯的体细胞通过图2的方法得到杂种细胞,该技术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的过程。得到的杂种细胞要用图1所示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培育,才能获得番茄—马铃薯杂种新植株。
(2)在图1的②和③所示培养过程中,与①过程相比所不同的必需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由甲形成试管苗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图1过程培养得到试管苗所用的培养基,与无土栽培技术所用的营养液在成分上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必需要有适宜浓度和一定比例的_______________ 。
(4)培养的杂种植物在形态上表现为双亲特征,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0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以食用稗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1)从上表可以知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 有利于食用稗胚形成愈伤组织,而添加 则不利于食用稗胚愈伤组织的形成。
(2)影响愈伤组织成功诱导的因素除植物生长调节剂外,培养的环境条件也是重要的因素。现给你提供200个已经消毒过的食用稗的成熟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实验步骤:
①将200个已经消毒过的食用稗的成熟胚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 培养基上;(填培养基代号)
②甲组置于____________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下培养,其它条件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黑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黑暗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