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无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Ⅰ-1和Ⅰ-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Ⅱ-2),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①根据Ⅱ-1(XtY)和Ⅱ-2(aa)可推知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Ⅱ-5的基因型为HHXTY或HhXTY
②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HHXTY或$\frac{2}{3}$HhXTY.Ⅱ-6的基因型中为Hh的几率是$\frac{2}{3}$,为XTXt的几率是$\frac{1}{2}$,所以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患甲病的概率$\frac{2}{3}$×$\frac{2}{3}$×$\frac{1}{4}$=$\frac{1}{9}$,患乙病的概率$\frac{1}{2}×\frac{1}{2}$=$\frac{1}{4}$,因此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frac{1}{9}$×$\frac{1}{4}$=$\frac{1}{36}$.
③由于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HH或$\frac{2}{3}$Hh,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后代为hh的概率为$\frac{2}{3}$×$\frac{1}{4}$=$\frac{1}{6}$,Hh的概率为$\frac{1}{3}$×$\frac{1}{2}$+$\frac{2}{3}$×$\frac{1}{2}$=$\frac{3}{6}$,所以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frac{3}{6}$:(1-$\frac{1}{6}$)=$\frac{3}{5}$
(3)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3位于条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该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故答案为:
(1)常 隐性 隐性
(2)①HhXTXt HHXTY或HhXTY ②$\frac{1}{36}$ ③$\frac{3}{5}$
(3)非等位 线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对人类遗传病后代的发病概率进行预测,本题的难点是(2)用分解组合法能简化问题解决①②,③注意审题是携带者占正常的比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花:白花=3:1 | B. | 红花:白花=1:3 | C. | 红花:白花=9:7 | D. | 红花:白花=7: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 | 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 |
C. | 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 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 |
D. | 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 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菊花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不必添加 | |
B. | 菊花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月季花药离体培养必添加 | |
C. | 菊花组织培养必添加,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不必添加 | |
D. | 菊花组织培养必添加,月季花药离体培养必添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
B. | 滴加三氯化铁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 |
C. |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 |
D. |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人体活细胞内的寨卡病毒属于消费者 | |
B. | 寨卡病毒和寨卡病毒寄生的人体活细胞所共有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 | |
C. | 被寨卡病毒感染的人体细胞被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 |
D. | 寨卡病毒进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通过细胞免疫进行防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