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进化是(  )
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B.环境变化的结果
C.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A错误;
B、环境变化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B错误;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C错误;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生命活动中不能使ADP的相对含量增加的是(  )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控制它们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某育种公司欲利用现有纯合品种,通过杂交育种 的方法得到能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新品种,育种公司应该选择基因型为aabbAABB的亲本杂交,得到F1
(2)将F1植株进行自交,得到F2
(3)在F2植株开花前,采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淘汰其中的感病植株. 在F2植株结出种子后,再淘汰有芒植株.然后单株收获无芒抗病植 株上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 样的株系,理论上,在所有的株系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株系占$\frac{1}{3}$. 
(4)综上所述,所需的表现型在子二代开始出现,到子三代才能予以肯定. 解析:纯合无芒抗病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说明育种公司本来就有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纯合品种.因此,只需将基因型为aabb、AABB 的品种 进行杂交,得到 F1后,让F1植株自交,得到F2.用特定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可以得到抗病的植株;直接观察种子的性状,可以得到无芒的种子.F2植株中,将感病和有芒淘汰后.剩下的无芒抗病植株中aaBB、aaBb 分别占$\frac{1}{3}$、$\frac{2}{3}$.基因 型为aaBB的植株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后形成的株系不会出现性状分离.通过 上述分析可知,无芒抗病植株在子二代出现,但只有到子三代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如图有关神经细胞以及冲动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如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等各种膜结构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
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的变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F1性状紫茎绿茎缺刻叶马铃薯叶
数量(个)500500750250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F1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纯合子)占$\frac{1}{4}$,F1中基因型为AABb的几率是$\frac{1}{8}$.
(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得到的F1中的紫茎马铃薯叶番茄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得到的F1中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马铃薯叶的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  )
A.丙酮酸中毒B.乳酸中毒C.尿素中毒D.CO2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C.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

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
B.每个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D.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