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哪类动物生活在液体环境中,并且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A.鱼类B.原生动物C.两栖类D.软体动物

分析 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体,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

解答 解:鱼类、两栖类和软体动物都是多细胞生物,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生物体,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生理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正对对细胞生物而言的,同时掌握内环境的作用,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细胞中的激素、酶、神经递质等能通过囊泡的形式运输,囊泡与目标膜融合后把携带的物质传递到精确的位置.图甲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图.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请回答问题:

(1)真核细胞中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功能的实现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
(2)图甲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③④⑤(填序号),遗传物质主要存储于①(填序号)中.用含180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该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 H2180,则H2180的生成部位是核糖体.
(3)甲图中囊泡Y由[4]高尔基体(填序号和名称)经“出芽”形成,到达⑤并与之融合.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可推测结构⑤是溶酶体.
(4)图乙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C.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葡萄糖、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D.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和pH均影响酶的活性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i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细胞周期的时间测定可在体外采用短暂3H-TdR(胸苷)脉冲标记,然后洗脱标记物,细胞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转.如图是一种通用的测定细胞各时期时间的方法[(2)一(5)答题时用tG1、tS、tG2、tM表示各时期的时间,Tc表示细胞周期].据此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开始处于S期的细胞均被放射性标记,而处于G2、M、G1期的细胞均未被标记,可推知S期进行DNA复制.
(2)由细胞周期轮盘表来看,经过相当于G2期的一段时间,被标记的细胞开始进入M期,该时间为3小时.
(3)当M期细胞的50%被标记首次出现时,相当于经历的时间为tG2+$\frac{1}{2}$tM,该时间为3.5小时.
(4)当标记的M期细胞减少到50%时,经历的时间为10.5小时,该时间相当于经历tS+tG2+$\frac{1}{2}$tM的时间.
(5)当标记的细胞第二次出现在M期时,相当于经历的时间为Tc+tG2,该时间为25小时.
(6)计算出该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共耗时22小时(填实际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
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的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更多的光
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地聚集在背光的一侧
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内容中,与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相对应的变化顺序是(  )
①染色体复制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着丝点分裂④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⑤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A.①⑤④②B.⑤④②③C.①③②D.③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F-f、G-g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cm,父本高30cm,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细胞内最多有20个核DNA分子.
(2)F1的高度是45cm,F1测交后代中高度为40cm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frac{3}{8}$.
(3)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比例都为2/7,请推测原因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4)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D、d,另一对等位基因为A、a.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探究基因A和a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分别为AADD和aadd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第二步:种植F1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子代种子;
第三步:种植第二步的后代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15: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1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

(1)a~h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结构是[h],它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b、f(填字母).
(3)若图1细胞为人的唾液腺细胞,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f]高尔基体.
(4)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不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具有成熟大液泡的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分裂.
(5)c结构上的⑥称为mRNA.
(6)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结构③被染成深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