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 |
B. |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 | |
C. | 用龙胆紫染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 | |
D. | 当看到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应连续观察该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 |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解答 解: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防止与碱性染料反应,影响染色效果,B正确;
C、由于染色体中含有酸性物质DNA,所以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可将细胞核物质或染色体染成紫色,C正确;
D、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一个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由胰岛A 细胞产生,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 |
B.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 | |
C. | 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 | |
D. | 口服雄性激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促进人体健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 析出的蛋白质 |
15~20 | 甲蛋白 |
23~30 | 乙蛋白 |
25~35 | 丙蛋白 |
38~40 | 丁蛋白 |
A. | 使用改变PH的方法也可以沉淀蛋白质 | |
B. | 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0% | |
C. | 若加入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2种蛋白 | |
D. | 通过改变硫酸铵浓度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用于获取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 | |
B. | 在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和解旋酶来提取目的基因 | |
C. |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用来分散动物组织细胞 | |
D. |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40个 | B. | 7560个 | C. | 8100个 | D. | 1728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 /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 B.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
C. |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D. | 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的形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