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
C.用龙胆紫染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
D.当看到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应连续观察该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解答 解: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防止与碱性染料反应,影响染色效果,B正确;
C、由于染色体中含有酸性物质DNA,所以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可将细胞核物质或染色体染成紫色,C正确;
D、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一个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由胰岛A 细胞产生,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
C.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
D.口服雄性激素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促进人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析出的蛋白质
 15~20 甲蛋白
 23~30 乙蛋白
 25~35 丙蛋白
 38~40 丁蛋白
A.使用改变PH的方法也可以沉淀蛋白质
B.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0%
C.若加入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2种蛋白
D.通过改变硫酸铵浓度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

请回答问题: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
(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3)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分布在水体表层的数量比深层多.这是因为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
(4)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A
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 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 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在生物工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工具酶,有关它们的作用,正确的叙述是(  )
A.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用于获取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
B.在基因工程中用限制酶和解旋酶来提取目的基因
C.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可用来分散动物组织细胞
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是(  )
A.540个B.7560个C.8100个D.1728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DNA探针能检测标本上的(  )
A.遗传密码B.蛋白质序列C.遗传信息D.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10203040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668852518336347711126891167
清除油渍时间/min937895876391824685752777698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适当提高温度.
(2)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加酶洗衣粉中除了添加以上酶,还可以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衣物纤维变得蓬松,便于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哪个选项的实验材料适合做为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的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