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寄生生物的存在会影响被寄生生物的生存,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B.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于生物自身有机物的合成
C.森林植物分层分布,下层光照较弱,生长于下层的植物定向变异为喜阴植物
D.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既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五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在植物枝叶腐烂后归还土壤,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
C.大量放牧、发展畜牧业、开垦草原变耕地多产粮是良好的致富方法 |
D.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一)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其表面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将萎缩,推测其将失去细胞免疫和部
分 免疫。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二)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三)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那么,
(1)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 J/(cm2·a)
(2)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
(四)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那么,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___ ____,其中,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如果蛙消失了,蛇的数量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一)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其表面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将萎缩,推测其将失去细胞免疫和部
分 免疫。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二)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三)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那么,
(1)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 J/(cm2·a)
(2)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
(四)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那么,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___ ____,其中,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如果蛙消失了,蛇的数量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二寒假作业三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生产者吸收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生态农业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植物体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