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基因工程能够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的目的基因可通过PCR进行扩增,简要叙述扩增目的基因的大致过程:目的基因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Tap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___________的结合位点,也是子链延伸的起点,dNTP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p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这种方法的目的是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该过程采用显微注射器直接将_________注入到受精卵细胞中。

4)“中心法则”是基因工程兴起的基础理论之一,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阐明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连接)

【答案】引物 Taq 提供合成DNA的原料和能量 Taq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 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 基因表达载体

【解析】

1、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内容描述的是DNA复制和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

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1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大致过程为: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热稳定性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多次。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Taq酶的结合位点,也是子链延伸的起点,dNTP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合成DNA的原料。

2)在PCR反应中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因此使用耐高温的Tap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变性失活。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所以转化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在受体细胞中维持稳定和表达。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要先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导入动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采用显微注射仪直接将基因表达载体注入到受精卵细胞中。

4)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包括: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由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故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阐明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图中出现了两处明显的错误

B. 被人称为脂质合成“车间”的是结构4

C. 植物不都具有结构8

D. 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7,细胞中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来自基因型为AAEe的生物个体的某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C. 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D. 该细胞能产生三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分别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d过程均存在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B. ab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bd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前者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 c过程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物种,已知A处于第二营养级,B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捕食A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丁是该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

B. AB间不能通过行为信息传递信息

C. AB间和BC间都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D. 若丙中生物长时间大幅度减少,乙中物种丰富度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信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过程与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DNA 复制出现差错可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可发生 DNA 复制,基因的表达

D.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复制只进行一次,转录可多次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为五种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是一种可以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D分子的模型如图2所示。

1

D分子的模型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D中的官能团为______

(3)B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联系的一种“语言”。据图回答:

(1)当人在恐惧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A是来自神经元产生的____________,完成该调节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2)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B是来自_____分泌的_________

(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信息分子c通过呈递给B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可见,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常采取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利用了激素调节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工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某种有毒化合物,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这种化合物分解的菌株,改良土壤,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某有毒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下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二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分解性能的菌株(如下表)。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M301I

18.8

12.3

B356

20.7

8.0

T1401

9.1

6.5

请分析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C200r·min- 1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_

3)若要对解磷菌计数需要进行纯化。在纯化菌种时接种了6个平板,每个平板均接种了0.lmL样品并培养。菌落数分别是210230470\190\29,则样品中菌种的数量为______/mL。和直接用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对比__________(填写“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高压灭菌锅的锅盖的排气管应放在灭菌桶___________(填写“内侧”或“外侧”)灭好菌后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____________,打开放气阀放气,然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