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细胞,哪一个代表已经完成受精的卵(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省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6分)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右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________ ___ 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_______,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每空2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
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
(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 基因组DNA作模板。
(2)右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和 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
Ⅱ.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
(4)据图1、2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 ;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单选)。
A.50℃ B.60℃ C.70℃ D.80℃
Ⅲ.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
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
(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 (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涉及到染色体变化的是( )
A.单克隆抗体制备 B.克隆牛产生 C.抗虫棉培育 D.胚胎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福建晋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
①同一种限制酶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③RNA聚合酶 ④目的基因
⑤DNA连接酶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⑦ATP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甘肃省白银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豌豆种皮的灰色A对白色a是显性,现将F1(杂合子)种植并连续自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植株上的种子种皮都是灰色
B.F2植株上的种子种皮灰色∶白色=3∶1
C.F1植株上的种子胚有三种遗传因子组成
D.F2植株上的种子胚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