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影响群落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解答 解:A、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
B、稻田中水稻属于同一个种群,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这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人类活动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
D、沙丘上进行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群落结构的特点及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正在变为细长丝状的染色质
B.
细胞中间存在细胞板将形成细胞壁
C.
细胞内染色体上DNA总数目为8个
D.
细胞中着丝点总数4个,排在赤道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它的寿命有限
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
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D.因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图,图1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示意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图1中有2条食物链,D和E的种间关系捕食和竞争
(2)图1在碳循中,A和C之间碳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转化
(3)图1中 C.B、A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产者

(4)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则A的能量最大值是3.6×104KJ.
(5)图3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蛙的同化量,②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填“K”或“K/2”).
(6)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现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一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
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
本土植物区108412014349137614
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原因是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而导致死亡,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群落演替.
(4)经研究发观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B.细胞分化是仅仅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仅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从甲到乙,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现在环保工作小组正进行作物深加工,变废为宝.
(1)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利用,纤维素酶是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除碳源外,培养基成分还应该有氮源、无机盐和水等.
(2)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多见于腐殖土中,如纤维弧菌、噬胞菌等.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A内.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3)将获得的3种微生物甲、乙和丙分别接种在相同的选择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其他营养充足、且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18h、21h、42h,应选择微生物甲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后续分离纯化的工程中,若要测定培养液中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记录.
(4)为了保持菌种纯净,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黑龙江哈尔滨第三十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