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大肠杆菌某生命活动中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   
④图示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⑤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  
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⑦D.①③⑤⑥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X链含有碱基T,因此是DNA链,Y链含有碱基U,是RNA链,Y链与X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该图显示的是转录过程.

解答 解:①表示转录过程,①错误;
②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中含有A、G、C、T、U共有5种碱基,图中有核糖核苷酸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②正确;
③由①知,③正确;
④图示过程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④正确;
⑤中的A代表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⑤错误;
⑥DNA链X中的碱基发生改变,由它转录的密码子一定发生改变,⑥正确;
⑦密码子具有简并性,Y链中的碱基改变,由它编码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⑦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点、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分子的数目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①至④代表过程,A至C代表结构或细胞):

(1)图中由①过程所形成的B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的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果显示杂交带,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了mRNA,检测的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最后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则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来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清中最丰富的蛋白质,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在乳汁中含有人血清白蛋白的转基因羊.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在乳汁中获得血清白蛋白,首先要构建重组质粒.在构建的重组质粒中,血清白蛋白基因的首端是
启动子.所选择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应为XX.
(2)为了获得数量较多的卵母细胞可用促性腺激素 处理供体母牛,使其超数排卵.导入目的基因的受精卵要在体外培养,培养时除添加一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添加天然成分动物血清.
(3)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要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多个胚胎可采用的技术是胚胎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④对农作物施肥.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B.②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③是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问题
D.④是为了农田生态系统额外补充能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温度下降会引起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减缓,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呼吸强度B.改变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
C.降低了蒸腾作用强度D.增强了部分蛋白质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某地一株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B.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
C.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D.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麦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纯种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两品种作亲本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在F2矮秆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  )
A.$\frac{3}{16}$B.$\frac{1}{8}$C.$\frac{1}{4}$D.$\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如图1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

(1)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中枢位于下丘脑.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岛A、B细胞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不同(或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3)用髙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后,每隔30min检测其血糖浓度,结果见图2.请在图中画出血浆中胰岛素浓度(μU•mL-1)变化趋势的曲线图.

(4)胰岛B细胞含有与某病毒相似的结构,若人体感染该病毒,自身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1(抗体1/抗体2)消灭病毒时可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Ⅰ型糖尿病,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