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浓度(g/L) | 30 | 40 | 50 | 60 |
黄酮含量 (mg/g) | 0.190 | 0.20 | 0.222 | 0.226 |
光质 | 暗培养 | 白光 | 红光 | 蓝光 |
黄酮含量 (mg/g) | 0.220 | 0.196 | 0.150 | 0.217 |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形成ATP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分析表格: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在暗培养条件下黄酮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蓝光条件下,然后是白光,最后是红光.
解答 解:(1)水杉根尖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水杉植株,说明该种细胞具有全能性;根尖细胞只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因此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60g/L蔗糖浓度下,水杉组培苗长势不如50g/L的培养基好,根据渗透原理,原因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部分细胞渗透失水.
(3)暗培养条件下黄酮的含量最高,说明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最有利于提取黄酮;若光照培养过程中CO2浓度骤然降低,则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消耗的[H]减少,水杉组培苗叶肉细胞中NADPH的含量增多.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时间梯度是2h/d,因此可分别设置光照时间为8h/d、10h/d、12h/d、14h/d、18h/d、(16h/d可写可不写)、20h/d组别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全能性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部分细胞渗透失水
(3)暗培养 增多
(4)12h/d、14h/d、18h/d、(16h/d可写可不写)
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识记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曲线图,能根据表格中数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 B. | 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 ||
C. | 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 D. | 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属于植物激素 | |
B. | 正常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细胞分裂素过低 | |
C. | 可尝试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来解除金链花的顶端优势 | |
D. | 该病原体与金链花之间为竞争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
B. | 该菌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 |
C. | 该菌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
D. | 感染该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增多而脱落酸减少 | |
B. | 幼苗生长旺盛期,生长素含景增加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 |
C. | 子粒形成初期,脱落酸和乙烯合成旺盛 | |
D. | 根茬再生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 |
B. |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 |
C. | 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 |
D. | 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 |
B. |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 | |
C. | 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 |
D. | 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 |
B. |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 |
C. |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控制合成载体蛋白的功能 | |
D. |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氧化分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 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