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左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甲元素与乙元素的量的差异是                 。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        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一项专门研究发现,若乙元素为磷元素(P),该植物根系对P的吸收速率与P的浓度关系如右图所示,该植物根系对P的吸收方式为             ,请设计简单实验判断该植物根系对P的吸收方式。

备选材料和用具:

    同种植株若干,各种浓度的含P培养液,呼吸抑制剂,蛋白质活性抑制剂,离子吸收速率测试仪

实验步骤:

                                                                          ;

                                                                          ;

                                                                           。

预测结果及分析                                                                                                                                      

(16分,每空2分,结果预测及分析4分)

(1)甲元素少于乙元素        (2)A点          

(3)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少写一个不得分)

(4)步骤:

①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P的溶液中

②甲组根系给正常呼吸条件,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其他条件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根系对P的吸收速率

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两组植株对P的吸收速率一样,说明该植物根系对P是协助扩散

②若乙组植株对P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该植物根系对P是主动运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下列左图为水稻幼苗根尖结构,右图表示营养液中氧含量化对黄桷树幼苗吸收K+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桷树幼苗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主要部位是左图中     区。
(2)限制右图中bc段K+吸收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3)若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宜选择左图中       区细胞为材料;若要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宜选择左图中        区细胞为材料。
(4)若用缺少某矿质元素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黄桷树的成熟叶正常,新生叶发黄,则缺乏元素可能是        (Mg、Fe)。
(5)研究性学习小组购买了一批根系完好且附带着土壤的黄桷树幼苗,用于验证铁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下图装置。

①要把相同的黄桷树幼苗分别放进瓶中培养前,应该对幼苗进行的处理是        

A.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轻轻的洗净土壤
B.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保留少量土壤
C.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剪掉全部根系
D.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剪掉全部叶片
②他们在甲组瓶中加入的是含植物必需的全部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在乙组瓶中加入的培养液成份为                                        ;当他们观察发现培养的幼苗叶片                  (填图中字母)出现缺铁症状后,立即进行了向乙瓶中加入铁元素的实验操作,然后继续观察。结果甲、乙两组幼苗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于是他们得出了肯定的实验结论,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③上述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怀化溆浦补校第三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含量的关系。对两图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土壤中NPMg含量持续下降,不可能导致图中a,b点改变

B.若环境温度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导致图中a,b点位置改变

C.若图中表示的是阳生植物,则对阴生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D.若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左图中ab点均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含量的关系。对两图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土壤中N、P、Mg含量持续下降,不可能导致图中a,b点改变

B.若环境温度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导致图中a,b点位置改变

C.若图中表示的是阳生植物,则对阴生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D.若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则左图中a、b点均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下列左图为水稻幼苗根尖结构,右图表示营养液中氧含量化对黄桷树幼苗吸收K+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桷树幼苗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主要部位是左图中      区。

(2)限制右图中bc段K+吸收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3)若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宜选择左图中        区细胞为材料;若要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宜选择左图中         区细胞为材料。

(4)若用缺少某矿质元素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黄桷树的成熟叶正常,新生叶发黄,则缺乏元素可能是         (Mg、Fe)。

(5)研究性学习小组购买了一批根系完好且附带着土壤的黄桷树幼苗,用于验证铁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下图装置。

①要把相同的黄桷树幼苗分别放进瓶中培养前,应该对幼苗进行的处理是        

A.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轻轻的洗净土壤

B.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保留少量土壤

C.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剪掉全部根系

D.将根系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剪掉全部叶片

②他们在甲组瓶中加入的是含植物必需的全部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在乙组瓶中加入的培养液成份为                                         ;当他们观察发现培养的幼苗叶片                   (填图中字母)出现缺铁症状后,立即进行了向乙瓶中加入铁元素的实验操作,然后继续观察。结果甲、乙两组幼苗生长情况基本一致,于是他们得出了肯定的实验结论,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③上述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