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 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内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B. 细胞凋亡有助于人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
C. 正常细胞中没有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因为细胞中的DNA具有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那么在①过程中,应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用限制酶切割抗虫基因.①过程在(填“体内”或“体外”)进行.
(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技术进行扩增,其原理是 .
(3)通过②过程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有的培养基上,若大肠杆菌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说明没有导入,该培养基从功能方面属于培养基.
(4)⑤过程所用技术称为 , 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是根细胞具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培养青蛙受精卵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小分子“3H的化合物”。一段时间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蛙胚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你认为“3H的化合物”可能是
A.DNA B.RNA C.脱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 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H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预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于T的氨基酸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时,要使物像从视野的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 向左上方 B. 向右上方 C. 向左下方 D. 向右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也随之解旋
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