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检验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图1表示相关的检验过程.(横线上填文字,[]内填编号)

(1)经过过程①-③,样品被稀释了106倍,其目的是培养后形成单个菌落.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方法为稀释涂布法.图2 中需要无菌操作的过程有[①②③]
(3)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其原因是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从结构上看,与大肠杆菌属于同一类生物的是ACD(多选,)
A.嗜盐菌       B.黏菌       C.颤藻         D.螺菌       E.霉菌
(5)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3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见图2.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若透明圈中出现了1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抗性突变菌株.

分析 据图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布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经过过程①-③,总共经过3次稀释,每次稀释100倍,所以总计稀释倍数为106.稀释的目的是培养后形成单个菌落.
(2)据图分析,图1中过程③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在菌液稀释过程中为避免杂菌污染均需要无菌操作,所以需要无菌操作的过程有①②③.
(3)为避免实验误差,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嗜盐菌、颤藻、螺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结构与大肠杆菌相似,故选:ACD.
(5)含有青霉素的菌落产生的抑菌圈最大,所以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若透明圈中出现了1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抗性突变菌株.
故答案为:
(1)106       培养后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法     ①②③
(3)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A C D
(5)青霉素     抗性突变菌株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微生物的培养等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红树林位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岸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对某红树林的群落演替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一定区域内秋茄、白骨壤等主要植物的数量变化如下所示.请回答:
(1)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法.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的分层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之间存在关系,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将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
(3)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25倍.
(4)图中所示演替过程的时期与初期相比,群落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种类减少)和优势物种改变,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三个培养皿中均已培养了R型肺炎双球菌,假如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一段时间后,能分离出S型细菌的是(  )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③均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是某地区生态农业示意图:

(1)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图中的A和B分别属于营养级.流经这个十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突出的优点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基本原理.
(3)陔农业生态系统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填“生物”或“化学”)防治.该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信息,其作用效果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未被侵入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
植物种类(种)15012169
碳储量
(吨/公顷)
植被56.250.943.5
凋落物2.03.55.4
土壤161.9143.2117.7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加勒比岛安乐蜥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
B.岛上所有安乐蜥的全部肤色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甲、乙两图是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发生在图中标号4和5所示的结构中
B.甲、乙两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产生的ATP用于细胞各项生命活动
C.甲细胞一般不再增殖,而乙细胞则能继续增殖
D.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龙海市校级期末)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mol/L、 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 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3)图乙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若为m,据图二所示,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龙海市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会导致组织水肿

C.①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③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比①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