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水果的冰点温度下储藏鲜果,能较长时间保持鲜果固有的品质和新鲜度,这项新技术叫冰温储藏.为了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在荔枝的冰点温度-1.2℃下储藏)是否优越于普通冷藏(储藏温度通常是0-100C),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以荔枝的还原糖含量作为衡量荔枝品质变化的指标,每隔七天进行一次水果品质检测,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回答:
组号 储藏温度 湿度 备注
1 -1.2℃(冰温储藏) 87% 荔枝的品种、大小、成熟度、数
量以及其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2 3℃(普通冷藏) x
(1)为了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要用
 
试剂.
(2)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
 
.x应该为
 
,原因是
 

(3)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依据是什么?
 

(4)奇怪的是,当选用成熟度只有七、八成的荔枝做实验时,在储藏期的前10天,普通冷藏荔枝的还原糖含量,比冰温储藏的荔枝高.你认为,可能原因是:
 

(5)利用果胶酶处理可使荔枝汁变得澄清,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
 
技术.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专题:
分析: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在探究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其它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目的是“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在荔枝的冰点温度-1.2℃下储藏)是否优越于普通冷藏(储藏温度通常是0-100C)”,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而湿度即为无关变量.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多糖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速度快.
解答: 解:(1)检验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
(2)从题干总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荔枝的冰温储藏(在荔枝的冰点温度-1.2℃下储藏)是否优越于普通冷藏(储藏温度通常是0-100C)”,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也可以从表中分析可知,第1组和第2组属于人为控制的变量是温度;湿度不是研究的对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湿度应该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或湿度条件适宜且相同,可排除湿度条件对荔枝品质的影响).
(3)实验结论往往是对实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或定论,所以下结论时应该回归实验目的,即结论: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下降远小于普通冷藏的荔枝(或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远高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
(4)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多糖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速度快.
(5)在酶的利用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节约成本,可采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技术.
故答案为:
(1)斐林(或班氏)
(2)温度(的不同)      87%         湿度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或湿度条件适宜且相同,可排除湿度条件对荔枝品质的影响).
(3)结论:冰温储藏明显优于普通冷藏;依据: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下降远小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或冰温储藏的荔枝还原糖含量远高于普通冷藏中的荔枝)
(4)普通冷藏的温度较高,酶的活性较高,未成熟水果里贮存的多糖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的速度快.
(5)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
点评: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还原糖的鉴定以及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①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B、一种D可与B上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C、E上的一种氨基酸可对应B上不同的密码子
D、A上的遗传信息经①②过程转变为E的氨基酸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番茄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B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琼脂块 NaOH、酚酞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人口腔上皮细胞 盐酸、蒸馏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⑤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
⑥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⑦用鸡胚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
 
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
 
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1分析原因: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
 
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
 
,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如图2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该存在的箭头是
 
(填序号).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舍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
 
(填序号).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蘑菇属于图中的
 
(填字母),蘑菇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利用,提高了能量的
 

(4)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一般认为动物的分层与
 
有关.
(5)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后,想进一步弄清向光性的表现程度与光照强弱是否有关.
(1)他从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如下材料: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照强度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根据上述曲线可得到的结论是
 

(2)为验证此结论,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生长健壮、长度、大小基本相同的燕麦胚芽鞘60株,
随机均分成6组,依次编号为A、B、C、D、E、F.
②将6组胚芽鞘分别种植于6个相同的暗室内,A~E组在距胚芽鞘0.5m处分别利用功率为30W,60W、90W、120W、150W的白炽灯照射,F组不用灯光照射.
③培养10天后,测量每株胚芽鞘的弯曲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向光弯曲为正值,背光弯曲为负值),将数据记录于下表,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
胚芽鞘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A组 6 8 8 7 7 9 8 10 9 8 8
B组 16 15 14 15 15 16 17 14 13 15 15
C组 22 20 21 22 23 23 22 21 22 24 22
D组 22 23 23 25 24 23 23 22 23 22 23
E组 17 17 15 16 17 10 17 18 18 17 17
F组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实验分析:
①每组胚芽鞘都为10株的理由是控制
 
变量,使每组所用胚芽鞘数相同、避免偶然因素造成
 
的误差等.
②由于白炽灯通电后的热效应,步骤②中因白炽灯的功率不同,已引入一个无关变量,该无关变量是
 
.为控制该变量,你的建议是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发现与要验证的结论并不完全吻合,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④该同学在测量时还发现,每组胚芽鞘的总长度(L)表现为LF<LA<LB<LC<LD≈LE.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E、F分别表示不同种群,F为分解者:P表示种群储存的能量,R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a).请回答:
 ABCDEF
P66.22.1408.50.81.921.1
R84.69.7554.31.69.5211.0
(1)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B与E的种间关系为
 
,若D大量死亡,则在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3)种群B、E分别分布在湖泊中央的上层和临近湖岸的上层,比较B和E的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4)该湖泊曾受到轻微污染,生态平衡并未遭到破坏,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
 
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