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面有关显微镜观察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黑藻叶,可看到绿色的叶绿体和绿色的线粒体
B.高倍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而看到细胞核的相关结构
C.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D.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可见细胞中央液泡的体积变化

分析 健那绿能将活细胞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需保持活性.

解答 解:A、线粒体需健那绿染液染色后才呈现蓝绿色,黑藻叶较薄,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黑藻叶,可看到绿色的叶绿体,但是看不到线粒体,A错误;
B、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该实验只能看到DNA和RNA的分布,看不到细胞核的结构,B错误;
C、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需保持活性,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可见细胞中央液泡的体积变化,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等相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实验步骤、原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海南省海口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春•涵江区期末)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对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1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图2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请据图回答:

(1)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将降低,在B点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2)乙、丙曲线中E点(填字母)代表最适温度.若该种酶需要短期保存,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是D、H(用乙、丙曲线中的字母表示)
(3)某同学在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存在以下疑惑:
①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
②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加入底物后,能否加入酶之后再控制温度
③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无关变量温度能否忽略不计
④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用H2O2作为实验材料,根据科学性原则.
你认为上述疑惑中可回答“能”的是④(填序号).
(4)图2中a结构是RNA的单体,酶1催化的反应将使高能磷酸键c(填字母)断裂放能,酶2催化的反应往往与细胞内的放能(吸能/放能)反应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以一定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呈现出复杂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具有催化作用
B.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每个单体的基本骨架,许多单体再连接成多聚体大分子
C.纤维素和蔗糖的单体均为葡萄糖
D.甲(ATCC)是一种单链DNA片断,乙是该片断的转录产物,则甲、乙共由8种核苷酸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图甲表示某植物体内进行的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是依据该植物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条件下连续48小时所测数据绘制成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合成物质的名称为二肽,②、③过程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它们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有附着的酶的种类不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具有光合色素而线粒体内膜没有;破坏细胞核中的核仁会影响进行①过程相应细胞器的形成;能为①过程提供能量的是过程②(填序号).
(2)图乙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30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由线粒体到叶绿体;能同时进行图甲中生理过程的时间范围是3~21、27~45.
(3)据图乙曲线分析,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4)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H2l8O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l8O先参与细胞呼吸(生理过程)生成Cl8O2(化合物名称),最后生成(CH218O).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Ttgx-15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或相应基因的表达)过程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d、e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些分散的小泡
B.c时期有大量的核糖体增生
C.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和mRNA变化时不能标记H
D.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鲫鱼,其中有标记的25条,未标记的 6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  )
A.260条B.190条C.360条D.90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蓝藻中的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鲢鱼、鳙鱼)、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如图所示营养关系是有效控制水华发生的主要部分.请据图回答:
(1)湿地中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与浮游植物(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若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在温度和光照适宜时,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徽囊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阳光(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据图分析原因是鲢鱼只滤食微囊藻不滤食浮游动物,鳙鱼滤食微囊藻和滤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吞食微囊藻.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过量的N、P元素,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