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卷舌(A)对不卷舌(a)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孩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
A.aa和AAB.AA和aaC.aa和AaD.Aa和aa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 解:人类能卷舌相对于不能卷舌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一家三口人,母亲及儿子是不能卷舌的,则他们的基因型均为aa,父亲能卷舌,因此其基因型为Aa.
故选:C.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家中母亲和父亲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实验条件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层析光合色素时层析的试管必须敞口
B.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均须密封
C.探究激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蝌蚪要用蒸馏水培养
D.探究激素对生根影响的枝条可插入土壤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咖啡酸是丹参的有效成分,科研人员以丹参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对咖啡酸合成关键酶--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咖啡酸积累的影响.
(1)为研究ABA对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和氟啶酮(ABA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分两个处理:①不同浓度的ABA诱导;②ABA和氟啶酮联合诱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处理24h后测定TAT和PAL酶活性,结果如图1.
①实验结果表明,ABA对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出两重性,当ABA浓度增加到200μM时,TAT和PAL活性高于(填“高于”或“低于”)对照组.3个浓度的氟啶酮均可以抵消(或“抑制”)ABA诱导的TAT和PAL酶活性.
②实验的每个处理设置三个重复,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或“实验次数过少”)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客观.科研人员在实验②中选用浓度为50μM的ABA溶液,其原因是TAT、和PAL酶活性相对较高,且所需ABA浓度较低.
(2)为研究ABA和GA3联合处理对丹参咖啡酸积累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GA3、氟啶酮和多效唑(GA3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
①未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条件下,GA3处理使咖啡酸含量降低(或“较低”),ABA与GA3在诱导丹参咖啡酸积累过程中表现为拮抗作用.
②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条件下,ABA和GA3联合处理能够提高咖啡酸的含量(积累),ABA与GA3在诱导丹参咖啡酸的积累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A.外膜上B.内膜上C.类囊体薄膜上D.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所示的细胞中均有4对同源染色体
B.①②两图所代表的动物可以是同一种动物
C.①图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称为体细胞
D.②图细胞名称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科学工作者为研究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6个加入等量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的广口瓶中;然后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密闭广口瓶内的水受到O2的排挤会从排水口一滴滴流到量筒里,根据量筒内接收的水的体积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氧气体积.)实验结果如表
不同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20W(1号)50W(2号)75W(3号)100W(4号)200W(5号)500W(6号)
1.85.09.012.021.019.0
1.85.38.011.520.018.0
2.05.08.012.020.019.0
平均值1.875.18.311.8320.318.70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CO2(或NaHCO3溶液)、温度、PH、光照时间、黑藻等.
(2)6套装置各瓶中均加入约500mL0.0lg/mLNaHCO3溶液,其作用是保证相同浓度的CO2供应.
(3)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如果在实验过程使用了不同品种的黑藻,则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5)若将5号装置中的黑藻突然移至4号装置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ATP含量会降低,C3含量会升高.
(6)通过该实验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请写出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7)该科学工作者还做了另外的实验,发现经过重铬酸钾过滤后(红光透过)的光合作用放氧量比用氨饱和的4%硫酸铜溶液过滤后(蓝紫光透过)的放氧量高,说明光质(波长)也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表示PH、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和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甲和酶乙的最适pH范围的宽度相同
B.pH从6升高到8时,酶乙的活性逐渐增加
C.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T1与T2所示温度不一定相等
D.①、②是温度影响酶丁活性的曲线,其中②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程度的增强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去除2片叶.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14CO2,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浅,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淀粉,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Ⅰ.
(2)脂肪的鉴定中,洗去浮色时常用50%的酒精溶液,是因为苏丹Ⅲ或苏丹Ⅳ能溶于酒精.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