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 (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传递遗传信息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七校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经基因突变引起的,病因如下图。
(1)镰刀型红细胞对人体有危害的性状,患者表现为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该突变是因发生了碱基对 而引起的。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
(2)图中②表示遗传信息表达的 过程,此过程涉及了 类RNA。
(3)一对夫妇均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受B、b基因控制),且色觉正常(A、a基因控制)。当妻子怀孕后经诊断发现怀了一个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红绿色盲由a基因控制)而儿子,由此判断出妻子的基因型是 。若这对夫妇再怀孕,胎儿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
(4)这对夫妇欲再生育时,医生通过产前基因诊断等技术,帮助该夫妇获得健康孩子。对胎儿进行镰刀型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常采用 (方法)从羊水中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七校模拟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拿大的糖枫的分泌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蔗糖,采割时在树干周围钻1~4个孔,一株20年树龄的糖枫可流树液75升,并用于制成枫糖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汁液中的蔗糖是在叶绿体内合成并往外运输的
B.糖枫树叶变红与叶绿体中色素有关
C.糖枫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蔗糖等有机物的合成会减慢
D.可利用本尼迪特试剂定量检测糖浆的糖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临沂市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D.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临沂市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呼吸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一定不同 B.催化①、②过程的酶一定不同
C.①、②过程一定都有ATP生成 D.①、②过程一定都有[H]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
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年年栽种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 Na+和Cl- 同时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