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乙肝病毒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免疫的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乙肝病毒感染者

分析 1、效应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但是不具有增殖能力,而骨髓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利用该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解答 解: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化学性质不单一,不是单克隆抗体,A错误;
B、效应B淋巴细胞有产生抗体的能力,但没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此在体外培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的,B错误;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诱导融合后的细胞有浆细胞自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三种,C错误;
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乙肝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有关知识,该内容是动物细胞工程中的重点内容,考生要能够识记制备过程以及制备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河南一模)“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章丘市校级模拟)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  )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马铃薯   ④蓝藻   ⑤人类.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科学家2001年11月25日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克隆了人类胚胎.但是这些科学家同时声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制造胚胎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克隆就是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被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用电激或者化学方法刺激这个改造后的卵细胞,使它开始分裂并成为一个胚胎,这个胚胎的基因与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绝大部分是相同的.
材料二:2001年11月3日18时05分,我国首例“胎儿上皮细胞”克隆牛“康康”在山东莱阳农学院诞生.现场的公证人员公证,这是我国唯一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牛.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克隆越难,把它作为供核细胞尚属首例.
材料三: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基中培养→B→胚状体植物体
材料四:杂种细胞→…
(1)“改造后的卵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
(2)“胚胎的基因与体细胞提供者的基因绝大部分是相同的”.那么“不相同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物质主要来自细胞质.
(3)写出材料三、四以下过程或结构的名称:
A脱分化、B愈伤组织、C原生质体、D原生质体.  CD融合成杂种细胞的过程叫做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一过程的完成,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PEG,同时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请举出与材料二有关的生物技术(至少两种)核移植、胚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
(5)利用材料三的方法进行名贵花卉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植株的C
A.茎尖B.子房壁  C.花粉粒  D.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利用菊花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示意图,请回答:
(1)合理选用材料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显微镜观察)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这是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醋酸洋红.
(2)图中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3)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正常受精卵(或受精卵或合子)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的重要因素,①培养基、②培养皿、③接种环、④花蕾、⑤实验操作者的双手、⑥锥形瓶,其中①②③⑥(填编号)需要灭菌,④⑤(填编号)需要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培养蘑菇时常使用的原料为棉花壳、花生粉饼、朽木等,再喷洒适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的尿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为天然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类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
(2)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长出了其他杂菌,经鉴定为细菌,细菌与蘑菇的关系为竞争,在培养基上施用适量的青霉素即可抑制细菌生长.
(3)蘑菇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 900万个碳酸分子,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现象说明酶有高效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因此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C.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质是能供给化学反应所需的化学能
D.酶都是在核糖体处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番茄杂交.请问:
(1)将上述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F2代中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3)在F2代中,表现型比例为3:1的相对性状分别是红和黄和两室和多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