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观体现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共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的过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反映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b
B.当温度高于d时,该酶依然具有活性
C.随着温度的升高,该酶的活性一直升高
D.该酶在c温度下的活性比a温度下的活性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11月半月考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都可以遗传
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C.细胞坏死时释放的细胞内容物会伤害周围细胞
D.衰老细胞内的各种酶的活性都降低,故新陈代谢变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11月半月考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特征
B.草履虫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不是生命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六调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请根据 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A点以前,种子只进行 (填写呼吸方式),会产生 和 ,后者对植物体有毒害作用,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此时虽然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但并未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AB过程中,自由水含量 ,代谢速率 ,种子开始合成 (填写植物激素)在该激素作用下,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含量上升,此激素与 的相用效果相反。
(3)以下关于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点之后氧气吸收速率明显上升的原因是胚突破种皮
B.两条曲线围成的面积代表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
C.DE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速率相等
D.无氧呼吸消失点为E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校高二上第二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
(2)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 。
(3)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Ⅱ.下图示用胚芽鞘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甲、图乙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 。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
(2)如果将A用阿米妥(一种呼吸抑制剂)处理后,甲和乙实验现象相同,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重点中学高二上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15N标记的细菌DNA,在14N的培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后,其后代中含有14N标记的新个体与含有15N标记的新个体的比值为
A、3:1 B、2:1
C、1:1 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