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6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③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4)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填标号)
(5)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②③部位(填标号).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动脉端,B是静脉端,①是组织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淋巴,⑤是血细胞,其中②③④组成内环境.

解答 解:(1)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2层细胞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内膜共6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3)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与血浆相比,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很少.
(4)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生活的内环境是③组织液,内侧生活的内环境是②血浆.
(5)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6   三
(3)大分子蛋白质
(4)②③
(5)核糖体  ②③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体液免疫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染色质)数与核DNA数之比(即图1纵坐标)的变化曲线,图2是表示这种哺乳动物某个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据图2可知此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

(3)图2 中________ (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4)图2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图有__________(填序号);⑤细胞中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

(5)图1中EF段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天津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得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

A.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酶有温和性 B.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活

C.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D.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下列图中,能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氧呼吸过程中有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共三个阶段,那么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依次分别是(  )
A.②③②③B.①②③③C.②①③②D.③②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植株时,枝条上常留几个芽容易成活,是因为(  )
A.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根是由芽直接发育成的
C.芽可以提供营养物质D.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对下列概念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类生物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②类生物的核酸一定是RNA
C.③可以是酵母菌
D.④可以是SARS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茎的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生长素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发挥在20-30s内无法完成..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在卷须顶端及顶端下部放置一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灵敏电表上,让卷须顶端接触到支柱,检测有无电位差出现.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接触刺激的一侧细胞与另外一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B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M.果蝇M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
A.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现象
D.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