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对其失水量进行测量后绘制了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B. 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
C. 4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
D. 随细胞失水量增加ATP的消耗量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同一自然区域内两种植物氧气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变化曲线。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A与植物B____(填“细胞呼吸”或“实际光合作用”或 “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2)光照强度长期小于b点时,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是____;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以植物A为食物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会降低,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强,植物A叶肉细胞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
(4)从图中曲线可知,农作物根部周围生长出的杂草需要及时清除,其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液乙醇中
B.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C.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D. 通常情况下,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
B. Y是三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
C. M是乳酸和CO2,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
D. N是H2O,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B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蔗糖溶液浓度为2mo/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
A.P1不动,P2向右B.P1不动,P2向左
C.P1向右,P2向右D.P1向左,P2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示的元素:X为__,Y为__.
(2)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
(3)物质D为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
(4)__是一种活细胞染液,能将线粒体染成__.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CO2外,还可用__水溶液检测,溶液颜色变化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氢元素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①过程有关的RNA只是mRNA
B. 在无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N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C. 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需要消耗还原态的氢
D. 某骨骼肌细胞暂时缺氧时,该细胞内不进行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⑤是反射弧中的______,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用针刺④时,引起⑤收缩的现象能称为反射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该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疼痛,为了配合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了由脊髓控制的缩手反射还受____________的控制;
(3)刺激甲图中的④,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4)刺激甲图中的④,B装置指针能否偏转?_____。(填“能”或“不能”)
(5)丙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 (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