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一定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解答 解: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来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只要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C选项,要求考生明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才是定向的,因此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
A.1970年的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试验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C.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该图可以说明(  )
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①过程是呼吸作用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一简单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鹰位于第三、四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草固定的能量有一下四个去路:
①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
②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③自身枯枝败叶流向分解者
④通过下一营养级粪便(初级消费者或第二营养级的粪便流向分解者)流向分解者.
(3)若能去蛇,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环境容纳量将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出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B.两个生物通过交配产生后代,说明这个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
C.某生物的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发生了重复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这属于有利变异
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以下是有关育种的几个问题请回答:
(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3)若玉米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子一代全为紧凑型大果穗,在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frac{9}{16}$,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又占这些植株中的比例是$\frac{1}{9}$.
(4)种皮的颜色是由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种皮的颜色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小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C.调查区域内种群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
D.修整过的草坪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光强、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难以确定(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
HCO3 -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120mg•L-1;在更高 NaHCO3 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达到了CO2饱和点、CA量有限.
(4)培养基中的 HCO3 -与 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 -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CO2(或HCO3-)供应量不同、CA(细胞)活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坐标曲线中,a、b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点酶的结构、功能相同
B.图乙中,a、b点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相同
C.图丙中,a、b点细胞的代射强度相同
D.图丁中a、b点细菌的增长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