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在较低浓度范围内起促进作用,较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在最适宜浓度条件下促进作用最大,低于最适宜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高于最适宜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起抑制作用.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探究萘乙酸(NAA)对山茶花扦插枝条生根作用最适宜浓度范围的原理是与生长素一样,萘乙酸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特点.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根据曲线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对照,实验过程中,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②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所以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进行重复实验.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萘乙酸的浓度过高,抑制了根的生长.
③结论: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300~500mg/l萘乙酸(NAA)是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本实验不能探究出萘乙酸山茶花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适浓度.要进一步确定萘乙酸促进山茶花枝条生根的最适的浓度,采用的方法是在300~500mg/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如:300mg/L、350mg/L、400mg/L、450mg/L、500mg/L)重复上述操作.
故答案为:
(1)两重性
(3)①:萘乙酸的浓度 插条生根数 对照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②: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萘乙酸浓度过高
③:300~500mg/L 不能
在300~500mg/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如:300mg/L、350mg/L、400mg/L、450mg/L、500mg/L)重复上述操作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的实验,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 | |
B. | 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 | |
C. |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 |
D. | 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由扩散 | B. | 协助扩散 | C. | 被动运输 | D. | 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 |
B. |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 |
C. |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并垂体释放 | |
D. |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
B. | 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
C. | 有氧呼吸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 |
D. | 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上存在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 | B. | $\frac{1}{3}$ | C. | $\frac{1}{8}$ | D. |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培养动物细胞获得大量骨髓瘤细胞,证明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 |
B. | 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基因 | |
C. |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的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 |
D. |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相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C.中心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活动
D.有丝分裂消耗的能量是由直接能源物质ATP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