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下层沉淀物中也含较低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到沉淀物中.从大肠杆菌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中全部(填“少数”或“全部”)含有放射性.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一个双链DNA中共有碱基对400个,其中含碱基G80个,则该DNA分子中连接碱基的氢键共有480个.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分析 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1)摩尔根利用果蝇为遗传学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加热杀死的SⅢ型细菌能让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若是S型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产生的,则可以转化成多种S型细菌,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一定向性,而结果出现的S型细菌均为SⅢ型,这就否定基因突变的说法.
(3)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到沉淀物中,导致下层沉淀物中也含较低放射.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能进入细菌,所以从大肠杆菌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中都不含有放射性.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一个双链DNA中共有碱基对400个,其中含碱基G=C=80个,则A=T=120个.由于G与C之间含3个氢键,A与T之间含2个氢键,所以该DNA分子中连接碱基的氢键共有80×3+120×2=480个.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染色体
(2)SⅢ
(3)搅拌不充分,部分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到沉淀物中 全部不
(4)脱氧核糖 磷酸 480 碱基对排列顺序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同时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为人体神经元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a线段表示静息(静息、动作)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外)内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细胞体传向轴突末梢(或神经末梢).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快、慢).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会受一些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2中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色盲患者家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属隐性(隐、显性)遗传.
(2)12号的色盲基因最终可追溯到1号;
(3)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XBXb;7XBXb;12Xb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核糖体不断的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将导致人的唾液腺细胞(  )
A.细胞膜被破坏B.淀粉酶合成减少C.呼吸作用减弱D.内质网结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
(1)此图是动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有[②]中心体,而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若这是昆虫的飞翔肌细胞,那么该细胞中的[①]线粒体较多,因为该细胞的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多.
(3)若这是人体的胰腺腺泡细胞,那么与其合成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③]核糖体含量较多,该细胞器的形成与核内的[⑦]核仁有关.
(4)图中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是[⑥]染色质,它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用D和d表示).动态株型的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形,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杂交组合F1总株数F1表现型
动态
株型
正常
株型
A动态株型×动态株型1841840
B正常株型×正常株型1920192
C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731730
D动态株型(♂)×正常株型(♀)1621620
EC组的F1自交390290100
FC组的F1×正常株型40520020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因水稻是两性花,杂交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需去雄,验证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组别是F.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显性性状为动态株型.还可通过分析E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为性状分离,F组杂交得到的F1中动态株型自交,所得F2动态株型植株中杂合子占$\frac{2}{3}$
(4)用遗传图解表示F组的杂交结果(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但是胰岛素被注射入人体后会堆积在皮下,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而进入血液的胰岛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如图是用蛋白质工程设计的速效胰岛素的生产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构建新的蛋白质模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图中构建新的胰岛素模型的主要依据是蛋白质的预期功能.
(2)图解中从新的胰岛素模型到新的胰岛素基因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新的胰岛素中氨基酸的序列,推测出其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DNA合成仪来合成新的胰岛素基因.
(3)新的胰岛素基因与质粒结合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写出质粒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平末端.
(4)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驱动胰岛素基因转录出RNA.
(5)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CaCl2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RNA,可用带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为与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探针分子杂交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及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斐林试剂与甘蔗汁水浴加热5分钟后将出现明显的砖红色沉淀
C.脂肪的鉴定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克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C.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的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溶解DNA
D.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