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frac{1}{2}$的遗传物质
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
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亲代的两倍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解答 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均为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所含的细胞质>初级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的$\frac{1}{4}$,A错误;
B、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没有进入卵细胞,B错误;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C正确;
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与亲代的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识记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结果,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B.感受器C.突触数目D.效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果蝇是科研人员经常利用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片段),其刚毛和截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杂交组合一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1)刚毛和截毛性状中刚毛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二、三可知其基因位于Ⅰ片段(填“Ⅰ片段”、“Ⅱ-1片段”或“Ⅱ-2片段”).
(2)据上表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与XAYa;杂交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与XaYA
(3)若将杂交组合一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截毛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图中色素的方法叫做纸层析法,实验结果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其颜色为蓝绿色.
(2)图中物质B的结构简式是A-P~P~P,G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参与图示生理过程的A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产生的物质有B和G(从A~G中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杂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l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获得青蒿素高产植株,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已知黄花蒿茎的形状有圆柱形和菱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茎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表明,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请回答:
(1)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归纳总结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为杂交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2)若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则理论上亲本青杆和红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BBcc/bbCC,bbCC/BBc,F2青杆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6}$.
(3)若上述F2各种颜色的茎中均有圆柱形茎和菱形茎植株,则单株青蒿素产量最高的植株的表现型是圆柱形紫杆/紫杆圆柱形.为了确定F2中该表现型的植株是否能稳定遗传,最简单的方法是让F2中所有圆柱形紫杆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菱形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
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966年,一条面积为15.6hm2的山谷,树木被完全砍伐.植物原有的物质全部留在原地分解.科学家连续三年对砍伐区和未砍伐区流过山谷的溪流进行研究.科学家不仅发现砍伐区的径流量增加了30%--40%,还对实验区和对照区溪流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和未砍伐区相比,砍伐区溪流径流量增加了30%--40%,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和未砍伐区相比,砍伐区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增加.请写出砍伐区植物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被转化为硝酸盐过程的两个环节:
①微生物分解枯枝落叶中的含氮有机物为氨(或者微生物的氨化作用);
②硝化细菌,通过硝化作用,把氨转化为硝酸.
(3)植物吸收硝酸盐后,必须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还原成NH4+才能被利用.研究表明,硝酸还原酶是在有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生成的诱导酶.请根据所给材料用具,补充验证“此观点”的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提示:硝酸还原酶能催化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反应如下:
NO3-+NADH+H+$\stackrel{硝酸还原酶}{→}$NO2-+NAD++H2O
亚硝酸盐能与某X试剂生成红色化合物.
材料用具:水稻种子,A营养液(氮素为NO3-的营养液),B营养液(N素为NH4+的营养液),0.1mol/L的KNO3溶液,缓冲溶液,2mg/ml的NADH+H+溶液,X试剂,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分别培养在N素为NO3-的营养液(A营养液)和N素为NH4+的营养液(B营养液)中的水稻幼苗,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缓冲溶液,研磨成匀浆后离心,获取上清液,即为可能存在的酶粗提取液A和B.
②取两只试管编号A、B后,分别加入等量的酶粗提取液A和B,再均加入等量的0.1mol/L的KNO3溶液和2mg/ml的NADH+H+溶液,放于3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
③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X试剂,振荡后,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A试管中溶液变成红色,B试管中溶液不变色.
(4)科学家在微生物体内也发现了诱导酶,调节这种酶生成方式的意义是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 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1}{9}$,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frac{4}{16}$的原因是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
(3)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的受精卵的某条染色体上,发育为雄兔,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为了确定基因G插入染色体的所在位置,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 G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③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frac{1}{2}$,则G基因位于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